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观察

中共反腐不要成为“纸老虎”

发表时间:

中共官场腐败成风,积重难返。中共中央近日高调公布《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厉规定中共官员八大“禁止”,五十二种“不准”,显示北京铁腕整顿吏治的决心。今天的中国观察要向大家介绍有关最近中共反腐的分析评论。美国《侨报》的社论称:“可以说,中国的反腐决心不可谓不大,措施不可谓不多、不细,但仍‘前腐后继’,甚至‘越反越腐’,揪出的贪官贪腐数额之巨大、生活之荒淫奢靡、手段之花样百出,已激起民愤,而这样的民愤是不可能仅仅靠几个贪官的落马而平息的。腐败之危害贯穿于中国社会的全部环节中,亦渗透在各个社会关系里,因此不仅要割掉腐败的‘毒瘤’,更要从肌体中清除滋生、蔓延腐败的病根。

广告

此次出台的《廉政准则》就是在源头上防止腐败滋生,用细化的五十二个‘不准’给官员们划定了一道道不可逾越的‘高压线’,令许多‘灰色地带’、‘ 擦边球’无处容身。不过,《廉政准则》更多停留在道德层面,虽然明确了官员‘不能干什么’,但如何能保证官员‘不敢干什么’,从根源上遏制腐败,还需明确‘干了怎么办’,真正起到震慑作用,用强有力的执行力,及时有效的监督,以及严厉的查处与问责保证这一准则顺利实施。换句话说,中共反腐当前最难的不是制定多少个制度准则,而在于让这些制度不至于成为摆设和‘纸老虎’。

这就需要与之配套的制约、监督与惩戒的制度与法规。尤其是,应大力借助民众的力量、草根的力量,而不仅仅靠党政内部的力量来反腐。如,与其禁止官员不能以权谋财,不如出台民众呼声已高的‘阳光法案’,让官员财产及家属从业信息进行申报与公开,接受民众的监督。同时,顺应科技变革,把网络监督纳入反腐体系等。既然能否成功遏制腐败关系到中共在民众中的公信力和执政地位,那么,未来的反腐不仅需要继续完善制度措施,更需要强有力的自上而下的执行力和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为此,中共必须在观念和制度上进一步创新,刮骨疗毒,破釜沉舟,并将之与探索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结合起来,作为实现政治文明的重要一环,给予民众更大的信心。”

香港《东方日报》“神州观察”的评论称:“中央日前颁布实施官员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详细列出官员五十二项‘不准’的行为。表面上这是从严治吏的重大举措,但其实内容了无新意,不过是为了在全国两会前纾缓民意对反贪的压力而已。”“在目前的体制下,再多的规定都难以阻挡贪官的罪恶之手。从过去几年踢爆的贪官罪行看,贪腐的金额愈来愈大,百万千万寻常数,五亿十亿不少见。

重庆公安局前任常务副局长文强,涉贪金额三千多万元;中石化前总经理陈同海贪腐金额二亿多元;而去年被双规的中国核电负责人康日新,涉案金额更高达十几亿元。其实,这些公布的数据,都是被办案部门大大压缩了的,因为实际的贪腐数据一旦公布,民众的不满情绪势必更加炽烈。贪腐金额愈来愈高,但贪官受到的惩罚却愈来愈轻。近几年在‘慎杀少杀’的旗号下,对贪官们网开一面,绝少贪官被处以极刑,贪污腐败上亿元的也不过是落个无期徒刑,几年之后再保外就医,很快就可出狱了。贪腐收益无限,而风险却愈来愈低,又怎能阻挡官员们前赴后继大搞腐败呢?”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