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东西南北

中国风行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

发表时间:

每年三月时分,法国诺曼底地区海滨城市多维尔总在一年一度的亚洲电影节的异国风情中迎来春季。作为12届多维尔亚洲电影节主宾国的中国今年更为这里带来别样的中国风采。首先,此次电影节向两位导演致敬,一位是菲律宾导演布里兰特•曼多萨(Brillante Ma. Mendoza),另一位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  娄烨。

多维尔亚洲电影节网站
多维尔亚洲电影节网站
广告

从《苏州河》畔启程,跟随《紫蝴蝶》的飞翔进入《颐和园》,最后在《春风沉醉的夜晚》低吟徘徊,娄烨作品回顾影展将使法国观众纵观这位他们早已熟悉的中国导演的电影语言的发展。电影节特别关注的镜头转向的是中国另一位导演  陆川。他的两部力作《可可西里》和《南京!南京!》在电影节上播出。另外,中国的红色革命电影也不甘寂寞,意图一展头角。多维尔亚洲电影节官方网站这样表示,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高层的要求,电影节将播放三部革命影片,宋业明执导的《八月一日》、安澜的代表作《夜袭》以及翟俊杰导演的《我的长征》。

进入激烈的竞赛中,华语影片同样独领风骚。长片参赛单元中,台湾年青导演陈骏霖执导的影片《一页台北》和中国大陆导演刘杰的《透析》与韩国影片《坡州》、《金氏漂流记》、日本影片《符号》、《逃狱王》以及马来西亚影片《我的女儿》等七部作品角逐最佳影片奖。而在动作片单元中,中国功夫称雄武林,参赛五部电影,其中华语作品就有三部,分别是罗守耀的《灭门》、陈德森的《十月围城》和罗永昌的《机动部队  同胞》。看来,多维尔华山论剑将在中国选手中一决胜负,而备受观众好评的《十月围城》可能将一举攻下头奖。

已经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的台湾影片《一页台北》再度成为多维尔电影节的热门话题。影片讲述一位在台北夜市面摊上打工的男孩小凯的故事。小凯痴心思念远居巴黎的女友,常常到诚品书店翻阅法语教材学习法文。他渐渐吸引了书店女店员Susie的芳心,但却始终对女友念念不忘,为筹集去巴黎的旅费而卷入黑道纠纷中。爱情奇遇、都市冒险,这一由陈骏霖导演构思策划近两年的作品翻开台北浪漫温暖、活力多姿的一页。本次节目有幸请来《一页台北》的导演陈骏霖。以下为与陈骏霖导演访谈的内容。

记者:我曾看过您的短片《美》,感觉很清新。《一页台北》是否可以说是《美》的延续?

陈骏霖导演:原想从短片发展成长片。短片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台北的夜市里。那时,我们想把这一感觉发展成长片,但发现题材不足(笑),所以开始设计更多的剧情,最后发展成一部爱情喜剧片。

记者:您是ABC  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人,在台北生活的时间应该不长,您认为您的影片可否反映台北的面貌?
陈骏霖导演:我常常想“什么是写实?”“什么是真的台北?”这些问题。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真的台北。每个导演都有他自己的感觉,而《一页台北》这部电影就是我对台北的感觉。我觉着,我拍台北与台湾本土导演或许不一样;我将台北想像成为一个浪漫、可爱的城市,有很多小人物,他们发生小小的、有趣的故事。我不想说服观众说,这就是真实的台北。我们只想诚恳说,我们眼光里的台北是这部电影的台北。

记者:就是说用新的角度、新的眼光看台北这个城市。
陈骏霖导演:《一页台北》的确是与之前的台湾影片不一样,因为,我的背景也不一样。

记者:有人将《一页台北》与法国的影片《天使爱美丽》相比较,您如何看这一比较?
陈骏霖导演:有一些小地方或许是相似的,两部影片都有魔幻爱情的元素在其中,都讲小人物与爱情,但我认为,《天使爱美丽》的风格重一些  比如,采用回想等手法。两部影片的相关处或许在于  《天使爱美丽》把Montmartre的生活拍地很有趣、很有味道  我们的影片也想让台北展现自己的一种味道。我想,这是两部电影最相关的部分。

记者:您此前攻读的是建筑专业,并非电影,这次拍摄《一页台北》与德国著名导演温德斯合作,有何心得?
陈骏霖导演:很棒。他虽然挂的是监制,但我认为,他的角色更多是老师。他是很厉害的导演,不论是对剧本、选角、还是剪接(他看了一些初剪)的时候,他都会给予我们一些创作上的意见,真是很棒。

记者:这次多维尔亚洲电影节,还有不少影片参赛,其中包括刘杰导演的《透析》,您是否看过这部片子?
陈骏霖导演:我尚未有机会看。很矛盾的是,拍电影前,我是个影迷,什么都看,去影展时,想尽办法看电影,但我开始拍电影后,我没有时间看电影了(笑),到影展时均在工作。

记者:韩国与日本电影近年涌入中国大陆和港澳台,您如何评价这两个国家的影片?
陈骏霖导演:
前几年,韩国电影大发展,出现了很多厉害的导演,很快就达到国际的水准。其实,台湾或内地都有这一可能,因为出现了许多年轻的导演,而且越来越多的观众看本土电影。台湾过去有些很好的“老师傅”,我想,过些年,有些出色的年轻导演可以发展出来。

记者:您对台湾影片的发展有何期待?
陈骏霖导演:
我很相信(台湾的发展)。每年,我都看几部第一部片或第二部片的作品,都觉着想看他们的下一部片。

记者:您觉得台湾影片进入国际市场是否还有些不足之处?
陈骏霖导演:
我想是故事(题材)的问题。以前台湾的影片的题材有些距离,很难知道,国外的人将受什么方面的吸引。我想,最基本的是立足本土,从台湾观众开始,先把他们抓进戏院。

记者:您提到选材问题,您的意思是否是认为台湾不少影片选材过于本土化,而非国际化?
陈骏霖导演:
不是,不是国际化和本土化的问题。有些题材个人一些,它表现的事务或许就少一些。

记者:那么,台湾的影片还是应该首先面对本土,是吗?
陈骏霖导演:
对。能吸引台湾观众,就能吸引国际观众。台湾观众的口味很广,欧美的影片看地很多,那么,他们喜欢的电影应该国际的观众也会喜欢。

3月10日开始的多维尔电影节明天周日即将落幕。华语影片能否载誉而归,我们将与您一起共同关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