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谷歌与中国的故事还有后续吗?

发表时间:

谷歌事件不足百天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结果,即谷歌在中国的搜索服务撤离大陆搬迁到香港。但所有分析都指出,这将只是一个初步的结果,谷歌与中国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广告

 

根据谷歌的决定,谷歌中文停止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对搜索内容进行过滤,并且离开中国法律覆盖的大陆领域而将搜索服务转至香港。从谷歌指控中国网络黑客攻击旗下安全防护系统和谷歌网上邮箱系统,侵袭被指是中国持不同政见人士邮件事件,并威胁离开中国以来,谷歌一面与中国进行斡旋谈判,一面也准备撤退离开中国的安排。表面上谷歌选择前往香港继续与中国周旋是一步高招,因为看上去是把难题交给了中国,并把大陆与香港之间的新闻言论和网际网络自由的对立搅进谷歌事件里,同时在做出不屈服中国钳制网络自由管制的姿态下,不仅保住了中文业务,还让谷歌其他广告和英文业务继续留在中国。不过,谷歌在香港的前景并不明朗,一般认为,谷歌选择前去香港反而进一步激怒中国,中国必将进一步施展威力,在两制但实为一国的香港继续制裁谷歌。而且,中国大陆封堵来自香港的谷歌自由中文内容从技术上易如反掌。
中国也精心准备应对谷歌撤离中国。中国从控制网际网络战略出发,早就更希望由完全遵守中国法律的本土网上服务公司在中国经营提供服务。面对谷歌离开中国事件,中国官方已经用民族主义为理由,在网上和其他平面媒体掀起对谷歌的批判声讨,把谷歌事件同捍卫中国法律和民族尊严相联系。中国官方舆论一致的指控与轰赶,根本掩盖了谷歌同中国政府因为网络封锁的分歧引发的根本对立与矛盾,也掩饰了中国网际网络受到过滤,新闻言论受控的事实。中国网民只有一部分被认为是阳春白雪的文化人痛惜谷歌离开中国,他们的网上批评言论基本被封杀。而大部分的网上控导舆论一面倒的指控谷歌侵犯中国民族利益和尊严,而根本没有任何关于中国控制网络自由的争论。华尔街日报的分析说,谷歌事件虽然把中国控制网络自由的事实公布在全世界面前,但却让中国的网上控制进一步加强并更有效果。
中国官方在谷歌事件上的民族主义牌,还成功的把谷歌退出中国放置于处理中美关系大框架下施加影响。现在一般中国人都以为,谷歌事件与美国向台湾出售军火,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一样,是中美关系紧张对立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向中国发难的事实。但是,中国对美国以及对国际社会的表态,则指出这只是一个美国企业的商业运作和商业决定而已。中国尤其敦促美国不要把一个商业公司的业务决定用作影响与中国双边关系的政治化理由。同时,中国对外一直明确表示继续坚持市场开放政策,欢迎任何外国企业到中国,但强调凡是前来中国投资发展的外国公司都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
谷歌是在来到中国5年之后不能忍受中国的网络检查法律愤而退出中国。就像当年谷歌权衡到中国投资的利弊而谨慎踏足一样,谷歌今天继续瞻前顾后地面对中国。中国巨大的市场利益和前景让所有世界大的公司不得不规划做战略投资,而且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中国仍然是让西方大部分投资企业赚钱的市场。但是中国的法律和市场规则,尤其束缚外国网络科技和文化公司。中国的环境已经让外国企业普遍患有水土不服综合症,现在这些外国公司进一步面临日益强大并希望独揽中国市场的中国公司的竞争和挤压。谷歌虽然以先进的网络科技领先顽强的攻占中国市场份额,但是,科技推进保护自由的原则终究不能与限制剥夺自由长期和平共处,在捍卫自由与接受专制两者中必须抉择的时候,谷歌无法做到长袖善舞。
谷歌显然没有作坚定的抉择。谷歌退居香港后与中国的关系互动引起注意。谷歌早在2000年就推出了中文搜索服务,并占据世界中文市场最多份额。到2004年中国的百度远远超过谷歌占据中文市场近一半的份额,远远的把只占中文市场百分之19点8的谷歌抛在后面,原因除了谷歌需要对付美国同行雅虎和微软的竞争以外,主要是百度占据中国本土市场。谷歌一年后决定进入中国,把占据中国市场的份额提高到百分之36。离开网上用户多达四亿人的中国,谷歌将失去攻占的中国市场份额,回到以前除中国以外仍然是第一大中文搜索服务公司的地位。不过,无论是在美国总部,还是现在谷歌中文香港依托上,谷歌的中文搜索内容都将受到中国的防堵甚至封杀。
在这样的背景下,谷歌遗留在中国的其他商业服务前途如何,就成了中长期的关注点。路透社的评论说,也许当谷歌的所有附属服务都被挤出中国之后,谷歌才能义无反顾的转而同中国的网络检查作毫不妥协的斗争。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