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思潮与政见

谷歌事件与网络空间的扩展

发表时间:

广告

由于美国互联网搜索引擎谷歌公司在中国经营遇到困难,提出考虑是否撤出中国市场之后,中国网络自由问题迅即 成为世界舆论聚焦的热点。

互联网在世界普及的时代正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1989年天安门惨案之后的中国在确认政治专制的同 时,选择了经济开放。这是中国当年选择接纳互联网,更好地从经济上融入国际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九十年代年代中国互联网的肇端和发展既是经济开放政策的延 续,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换句话说,中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同中国经济崛起互相依存。

不过世纪转折之后,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各方面 的功能充分显现。网络不再仅仅是经济、贸易工具,也不仅仅是政府信息的载体和主旋律宣传的渠道。网络对社会的影响渐渐扩展,从民众交流的园地、个体表达的 阵地发展到社会自我启蒙的平台乃至公民社会的强大支柱。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社会如火如荼的维权运动无不同网络的传播有着密切联系。在官方平台之外,网络传播 不仅打破了平面媒体的新闻与话语权的垄断,日益成为民间多元话语表达的主要空间。

正是由于互联网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才使得官方对网络的控制 日益强化。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举办年,奥运会是中国全面进入世界轨道的标志性事件,但也是中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一年。此年也是中国四川特大地震爆发 的一年。这一年,由于地震灾害催发的中国公民社会的辉煌展现与奥运火炬全球传递的挫折形成鲜明对照。这些对中国社会、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影响重大的事件均 通过互联网获得了充分的展现。一个与官方所期望的,同官方宣传相去甚远的中国得以展现于国际社会,也使得中国民众体认到一个既生气勃勃又患得患失的社会图 景。
2008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的高峰,同时也是一个阶段的结束。接下来的2009年是官方控制网络与民间争取网络空间争斗空前激烈的 一年。

从网上调查汶川地震受难学生到湖北邓玉娇刺警等案,网络不仅成为公民社会启蒙的有效武器,也使得网络对民间社会的重要动员力量呼之欲 出。如果说,在2008年网络更多地为官方直接或间接影响操控的民族主义所用的话,2009年的民间大事件显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将日益摆脱官方的控制,成 为抚育民间自组织成长的温床和公民社会的舞台。

正是因此,官方加强了对互联网的控制。同时,也由于互联网翻墙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官方互 联网防火墙招架无力,才有了企图强制安装绿坝监控软件之举。在官方监控乏术的的同时,由于经济发展而政治滞后而来的社会冲突也日益激化,互联网对官方塑造 的和谐社会主旋律的冲击也日益具有致命的打击。

社会冲突加剧与互联网的超速发展及其所展示的日益成为民间利器的前景使得官方对互联网的继续 发展恐惧日增。而绿坝软件安装功败垂成则使得这种恐惧感转换成强化监控的巨大动力。对新疆实行极端断网措施,明确表明监控有可能趋向釜底抽薪,切断网络。

正 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谷歌提出了由于监控与网络攻击可能撤出中国市场的问题。谷歌何以要提出这一问题,原因众说纷纭。但是,谷歌这一行动无疑将中国互联网监 控问题明确无误地提到了世界的前台。

这一问题的提出的意义是不容低估的。这里不仅涉及到谷歌及其他互联网企业在中国与在世界其他国家运作的 规则问题,也不仅涉及到通过互联网所体现出来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问题。对于中国政府与中国社会来说,涉及的是政府与民间的生存空间问题。谷歌在中国的存 在和如何存在是中国互联网运行自由度的重要标志。而中国互联网的自由度越高,中国公民社会的空间就越广阔。而公民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将最后促成中国成功完成 从极权到民主的社会政治转型。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