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王家岭救援成功不能掩盖对事故的问责与反思

山西临汾王家岭煤矿的抢险救援现场不断传来好消息,目前已经有115名矿工获救。但人们在欣喜之余,难免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被困矿工大部分救出来了,事故的问责还会进行下去吗?换句话说,这次抢险的成功与造成事故的责任,能否相互抵消? 

CHINE-MINE-SHANXI-WANGJIALING-115MIRACULES-05042010
CHINE-MINE-SHANXI-WANGJIALING-115MIRACULES-05042010 路透社
广告

4月5号,山西临汾王家岭煤矿的抢险救援现场不断传来好消息,目前已经有115名矿工获救。对此,有评论写道,这次救援的成效无疑是应当肯定的,国家安监总局骆林局长将其称之为“奇迹”,看来并不过份。但人们在欣喜之余,难免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被困矿工大部分救出来了,事故的问责还会进行下去吗?换句话说,这次抢险的成功与造成事故的责任,能否相互抵消?

中选网上专栏作者叶铭葆的文章回顾说,以往的经验一再表明,长期以来在安全事故的处理上,那种把”丧事当成喜事办”的现象屡见不鲜,往往以抢险取得的成绩,或者以救援行动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来掩盖造成事故的责任。以 致于出了一次事故,产生了一个或者几个“英雄”,而躲在背后的相关责任人却可以毫发无损。事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无法得到正视和解决,从而为下一次事故的发生埋下了祸根。

文章强调说,此次王家岭煤矿的透水事故,虽然抢险工作取得成功,但造成的损失依然巨大。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查找原因绝对不能马虎,必要的问责不可缺少,应有的处分也不能豁免。如果仍然采用以往那种“一俊遮百丑”的办法,那么,下一次矿难就已经在排队等候了。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