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听众之音

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

发表时间:

3月20日一位音译名为李明的听众朋友向不同发来一篇文章,题目为“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谈了他对“尊严”的个人看法,下面就和听友们分享这篇文章的内容:

广告

人是有尊严的,人的尊严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权势所决定的,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有不同的尊严。富人有富人的尊严,穷人有穷人的尊严。富人与穷人的尊严,官员与百姓的尊严,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尊严从来就是不平等的。在纷纭复杂的阶级社会中,作为社会的一成员,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呢?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很好的维护自我尊严的一种现实规则。穷人总喜欢与穷人在一起,富人总喜欢与富人在一起,官员总喜欢与官员在一起,贫民窟和富豪区总是界限分明的。假如一个穷人总喜欢往富人或官员那里跑,说明这个穷人已丧失了基本的人格与尊严,沦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奴才,已习惯于富人与官员的凌辱与嘲弄,甘心受人歧视和使唤,企图从富人和官员那里舔到一些残汤剩水残羹冷炙。假如有富人总喜欢在穷人堆里出现,那就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博取个别不知廉耻穷人的奉承,很少是为了与穷人亲密相处或真心的同情。至于一个官员常常出入穷人中间,其目的多半是作秀,捞取政治油水,笼络选票,绝对不是对穷人的关心与同情,要有那也是少得可怜的凤毛麟角。一个真正关心同情体谅下层百姓疾苦的官员,是不会住在豪华洋楼里的,出行是不会下榻高级酒店的,是不会乘坐豪华轿车的,是不会喝名酒佳酿吃山珍海味的,不会在歌舞厅里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

一个普通人要保持和维护自己的尊严,只能与普通人在一起。你是穷人就和穷人相处,是农民就和农民相处,是工人就和工人相处,是读书人就和读书人相处。在这里由经济地位决定的社会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不存在谁看不起谁的问题,所以能够相处得非常融洽与和谐。一伙人在简陋的小酒馆里无所顾忌地大声说话,称兄道弟,猜拳行令,定然是穷人,里面绝对不会有富人和官员,如果有富人或官员就不会有如此热闹欢快的气氛。在富人饮宴的场合,掺杂几个穷人,那穷人是不敢说话或很少说话的,他知道他说的话是没人听的,即使是至理名言。他的心里是很痛苦的,他是不愿意在这种场合出现的,他多半是被裹携而来的,他比谁都清楚,在这种场合他是没有人格与尊严的。在一窝高官的酒宴上,是很少掺杂普通百姓和下级官员的,要是有的话,那也是属于阿谀奉承胁肩谄笑之类的丧失人格与尊严的人。也有例外,就是个别的迫不得已被裹携进来的人。在这种场合,这些人只有端正地很不自在坐着的份,听官员们高谈阔论胡说八道的份,没有畅所欲言的份,没有开怀畅饮的豪情,偶尔说一句话,也只能是谦卑的轻言细语。因为,在这种场合,他们的人格与尊严都是受压抑的,内心是极端不安的。

一个普通人,一个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要维护和保持自己的人格与尊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与富人和官员在一起,尽量地回避富人与官员,如果有人想趋炎附势,那只会自取其辱,降低自己的人格与尊严,沦为世上最可怜的人。

以上是李明听友的文章:“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

赵永泰先生也在最近向我们发来一篇时评文章,题目是:“祝福李书福的幸福人生“。李书福是最近成功收购沃尔沃汽车的吉利控股集团老板,赵永泰先生的文章是通过李书福最近的一番讲话,来分析评论中国的一些特有的现象,下面就请听赵永泰先生的文章:“祝福李书福的幸福人生“:

在北京时间28日晚,在瑞典哥德堡签署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轿车业务100%股权协议后,吉利汽车领导层返回北京,于3月29日下午16时30分在北京举行了“吉利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协议签署媒体见面会”。作为中国汽车行业迄今为止最重大的海外收购之一,这不仅仅是吉利控股集团向前迈出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步,也标志着中国和世界汽车工业从此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李书福在发言时说:“全球三大名车之一的沃尔沃,不是有钱就能买得来的,福特选择新的东家有他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标准。吉利通过多人的投标,取得了这样一个资格。”

对于李书福的宏伟事业,我和很多人一样曾经也是一直保有怀疑态度的,不过现在我却对他有了一定的信心。这是因为在“吉利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协议签署媒体见面会”上,李书福先生是这样回答大家关注的如何应对外方工会问题的:“工会是支持企业更好发展,形成企业强大竞争力和强劲生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系统,重要的是如何和工会取得良好的沟通,如何听取工会的意见。”他着重指出:“他们的工会是真的工会,他真的代表工人的利益,(我们)一旦谈好了,达成一致了,他将会义不容辞地,不折不扣地去做他们应该做的工作。产品的质量就是这样出来的,技术的进步就是这样出来的,企业的管理也是这样出来的。整个企业的竞争力就是这样出来的。西方的企业都有工会,没有工会,那将是一盘散沙。”

李书福先生的这一认识标志着中国企业家的一次思想上的本质飞跃,是国人价值观上的重要突破,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层次的一次打假言论。什么是真工会?我很小的时候就对这个问题充满着好奇。这不仅是因为我知道美国人的工会组织是强大的,是有能力为工人的权利和利益而进行斗争的,更对中国工会的作用充满了好奇心。当时正值北京出现了真、假“工代会”之争,我就总想弄明白到底谁是真的?可是这个答案还没出来,两个“工代会”就都完蛋了。后来参加了工作我也和同事们一样成为工会会员了,有了个小红本,经常能够得到通过工会系统发放的电影票之类的福利,因此感觉还不错,别的感觉就没有了。这就是我曾经对工会的初级认识,相信也代表了一代国人的经历。看来李书福先生现在是在带领国人进行一次“工会”知识的扫盲。

李书福先生其实买的不是企业本身,他买的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念,并通过这种价值观念对国人的价值观进行比对和调节。其实地球人都知道,北欧人的社会制度才是社会主义的,他们是真的社会主义,但嘴巴上不说。这就让马克思说着了:“在市场上往往是那些叫卖最凶的人正是要把最坏货物卖出去的。”其实,我们也同样看不到真正的民主国家在国号上标榜什么民主主义共和国之类的现象,看来真的东西都是多做少说,打右灯往左拐的吧。不过李书福先生把真东西说出来了,但愿不会又把真的搞假了吧?无论如何在中国这个造假大国能说真话,还能发表出来总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进步,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只要李书福先生能够做到以人为本,并将自己的理念付诸于行动,那么不论以后沃尔沃能不能盈利,吉利会不会被拖下水,他对国人的思想观念启蒙都是最伟大的贡献,也许将能永载史册。

我一直很赞赏马英九先生的一个观点:“两岸的问题不是主权之争,而是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没错,如果两岸人民的思想观念都理顺了,兄弟之间谁当家对老百姓来说有什么区别呢?随着社会的开放和进步,不但两岸人民的价值观在相互融通,国人和各国人民的价值观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互动交流。李书福先生这一次就是为国人走向世界架起了一座跨越屏障的桥梁。坚冰终于开始融化了,但这可能只是征途上可贵的第一步,一个国家的命运光靠一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我们需要进行观察的是,是否一场人类价值观的总决战已经展开?抑或是人类的价值观正在开始融合、互补、兼容并蓄?我在为后者祈祷着。

以上是赵永泰先生的文章:《祝福李书福的幸福人生》。

最后,我们感谢李明和赵永泰先生对本台节目的支持,也感谢各位的收听,再会。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