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美国动向

核安全峰会与美中关系

发表时间:

星期一奥巴马总统主持的核安全峰会开幕,美国各大媒体在报道会议的同时都十分关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奥巴马的互动,以及美中两国关系的走向。可以说,美中关系的缓和对这次峰会的完满召开有重大影响,而峰会的举行又为处于低潮的美中关系带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契机。

广告

 

另外。中国在包括制裁伊朗等核安全问题上的立场也直接关系着国际社会能否一致行动,而峰会的召开也为影响两国关系的人民币汇率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机会。

为期两天的核安全高峰会议在华盛顿会议中心举行。美国之音报道说,这次峰会“是美国六十年来主持的最大规模全球首脑会议,同时也是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际政治舞台领导力的考验。”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峰会显示了奥巴马总统对确保核材料安全和不让这些材料落入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组织手中的重要性。华盛顿邮报说,这一峰会将考验奥巴马的外交和他做出微妙平衡的能力。确保核材料安全的进展将使他能够获得他所寻求的削减核武器的国际势头,但同时他必须确保美国安全将不会因此被削弱。

会前有两件事被广为报道,首先是乌克兰宣布在2012年前消除所有高浓缩铀储存。这一消息成为核峰会首日取得的头一项具体成果。白宫发言人吉布斯说,“这是美国十多年来一直希望实现的事情。”1994年乌克兰同意将前苏联部署在其领土上的核武器归还俄罗斯,俄罗斯则把从这些武器中提取的铀还给乌克兰。吉布斯说,这些核材料足以制造数件核武器。这一宣布大大鼓舞了奥巴马总统对峰会成功召开的信心。

其次是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会谈。纽约时报称此为“最为外界密切关注的会晤。”报道说在一个半小时的会晤中,为寻求中国的更大合作,奥巴马直接了当地向胡锦涛提出了北京不肯加入制裁伊朗行列的关键所在,即担心伊朗会用削减向中国出口原油来报复北京。中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占其进口原油的12%。奥巴马向胡锦涛保证,他对中国的能源需求很敏感,如果伊朗报复北京加入制裁行列,美国愿为确保北京获得稳定原油供应而努力,事实上奥巴马政府已经从沙特阿拉伯获得了如果伊朗报复北京时的替代能源供应。美国官员描述中国对此的回应是目前为止“最令人鼓舞的”,北京愿意支持国际努力加大对伊朗的压力,以显示国际社会团结一致,制止伊朗为其发展核武器而进行的核项目。奥巴马还利用这次会晤继续要求北京通过市场机制提升人民币的币值。虽然中国官方新华社报道说,胡锦涛表示“人民币汇率改革不屈服于外部压力”,但是纽约时报说,上星期,中国官员告诉美国财长盖特纳,他们即将恢复有控制地放松人民币汇率,相对地提高中国出口的代价。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说,3月底,胡锦涛在最后时刻确定出席这次峰会,使得中国有可能因美国对台军售等一些双边争端而派一个较低级别官员出席峰会的恐惧得以平息。注视着美中关系起落的西方媒体把胡锦涛出席峰会的宣布看作是双方将更好合作的最确定标志。

美国之音报道说,“胡锦涛的出席被外界认为是美中两国政府对改善受损关系的双向努力。”确实如此。在汇率问题上美国国会一直威胁将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而美国政府一直小心翼翼地处理这个问题,财政部决定推迟向国会作出报告,财长盖特纳飞到北京会晤中国负责经济工作的副总理王岐山,这为胡锦涛访问华盛顿、参加奥巴马主持的核安全会议扫清了道路,而中国最近显示出将放松对人民币汇率控制的讯息也可能会缓和美国国会在这个问题上跟中国的冲突。

纽约时报说,星期一伊朗问题成为头天会议的主题,奥巴马政府已经将通过制裁决议目标设定在今春。奥巴马向胡锦涛介绍了制裁的详细内容,包括进一步拒绝伊朗获得国际信用的措施、阻断在伊朗能源行业的外国投资和惩罚伊斯兰革命卫队拥有的公司和其核项目等。中国虽然没有承诺支持制裁,但比起两星期前完全不可能讨论对伊朗制裁显然有了很大转变。美国官员说,峰会前几个月双方发生了一些争端,但没有迹象显示两国关系已经恶化。胡锦涛虽然向奥巴马提出了对台军售问题,但并没有提奥巴马见达赖喇嘛。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