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热门话题

法国记者实地采访广西旱情

发表时间:

中国东北和西南地区入春以来遭遇了百年大旱。今年入春以来,多个村寨的农民盼望着村里的水渠尽早修缮完毕,以结束村民数月来人背马驮运水的艰辛。农田龟裂、水井干涸、水库见底…… 当地旱情如何?中国农民如何应对旱情?法国记者希勒凡• 杜拉克Sylvain DULAC 走访了广西的灾民。

广告

 

法国实地采访的记者在广西西部九明(译音)村寨走访了几位村民。一位名为钟民的老农民告诉法国记者:往年春耕、秧苗播种时节,山脚下稻田蓄水充盈。今年一望无际的龟裂农田,让人觉得景象全然不一样了。钟民接着说:这里连续四个月没见一滴雨水。面对罕见的大旱,钟民也和其他村民一样接受了调研组的建议,改变了种植结构,不再种水稻改种玉米。钟民还告诉法国记者:最初村民谁也没想到旱情会如此严重。如今他们担心到秋收时节颗粒不收。

王芳站在距离自家芒果园不远处的一块大石头上,抬头仰望着半山腰那片开花挂果的芒果林许久后,长长叹了一口气:“干得真实在呐,再这样下去,不仅芒果绝收,恐怕连母本苗都保不住了。”王芳折断一枝芒果树枝举起给法国记者看,略带哀怨地说:“真痛心呀,都枯了,要是有水,这株今年至少结个二三百斤。”她手里的芒果枝是从一株十年的果树上折下的,果树已有碗口粗,树叶和花都已干枯,手一捏全碎落。她向法国记者解释道:芒果林花开不久,持续的干旱却让她万分担忧。因为芒果树在开花期与壮果期最怕的就是缺水,一旦缺水,果树就会挂不起果,即便挂起果了,长到一定时候也会脱落。王芳拿不到国家的干旱补贴。她两个7岁和10岁的儿子帮她挑水,但以这种方法是无法度过旱关的。

法国记者还注意到,面对百年不遇的大旱,中国国家主席要求军队抗旱救灾。当地严重缺水的民众都盼着爱心送水队停在他们的家门口。法国前往广西实地考察旱情的记者写道:中国今年遭遇大旱的面积超过了法国面积的一半儿。政府动员部队为灾民打井;用军用包装带将塑料桶装满的水翻山越岭送往村民的家中。中国官方媒体近一个月以来大量报道的“思源水窖”捐款活动获得了不少基层人士的响应。

目击当地的旱情之后,法国记者写道:广西很多家人,早上起来之后,用一小脸盆水轮流洗脸,洗完脸的水还要用来洗衣服,洗衣水澄清后,拿来煮猪食、鸡食,一水多用。

法国记者注意到:1996年创办的非政府组织《绿家园志愿者》引导民众积极反思天灾背后的生态问题。《绿家园志愿者》成员张军峰在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说:“西南地区罕见的特大旱情应从三个方面去找原因:一是种树、一是建坝,一是污染。”

法国记者最后写道:中国全国目前还有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水利设施,完全由天气决定。而人工降雨缓解旱情的做法对生态会带来何种负作用,专家也在密切关注这一课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