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中国在拉美“一枝独秀” ?

发表时间:

拉丁美洲与中国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周三起访问巴西,并在巴西参加明天开幕的“金砖四国”峰会。接下来,胡锦涛还要前往委内瑞拉和智利访问。从2004年起,胡锦涛就成了拉丁美洲大陆的常客,每年都要访问一次。法新社有一篇综述这样开题:“中国,拉丁美洲的新天堂”,反过来讲,拉丁美洲对中国毫无疑问也越来越重要。过去一直说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但是,今天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8到2009年的经济危机相对弱化了美欧对拉美的影响力,为多年来已在拉美立足的中国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金砖四国峰会此时在巴西举行显示了拉美的重要地位。不仅中国,金砖四国的另外一国俄罗斯也试图在拉美扩大影响力。请看,今天胡锦涛在巴西访问,准备参加峰会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拉美的另一个重要的国家阿根廷访问。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攻势和美国的地理优势,梅德韦杰夫在阿根廷重申:俄罗斯决心继续加强与拉美国家的联系,谁都不能够垄断拉美。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基什内尔也表示,拉美不是任何国家的后院。

不过,金砖四国峰会在巴西举行,可能达成的共识是有限的。四国除了在全球金融监管问题上有共识,四国除了都是增长迅速,国内市场庞大的大型经济体外,它们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据分析,中俄、中印关系受到地缘政治的掣肘,中俄两国对巴西、印度试图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努力并不热心。作为粮食出口大国的巴西更关心是的消减农业贸易壁垒,与印度的立场相距甚远。另外,四国在气候,汇率等问题上也存在着很多的分歧。

中俄都希望与拉美国家建立一种长远的、持久的经济与战略合作关系。但从经济合作的程度来看,中国与拉美的合作要比拉美与俄罗斯的合作广泛和深入得多。因此,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比起俄罗斯、印度等国,中国在拉美颇有一枝独秀的感觉。

联系拉美与中国的纽带是经济与贸易。有五亿人口的拉美拥有丰富的原材料,能源和30亿亚洲人必需的食粮;亚洲和拉美的关系首先是一种互补关系。仅以中国而言,2000年以来这一互补关系体现为:拉美对中国出口增加了26%,进口增加了27%。而中国从2008年起已经是拉美的第三大经济合作伙伴,双方的贸易总额达到了1400亿美元。据经济与合作组织分析,占拉美出口总量7%的中国可能会在2014年左右取代欧盟,成为这一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2009年度的金融危机绊住了欧美的手脚,迫使或者说强化了拉美与亚洲之间的单独交易。拉美这一年间对欧美出口分别减少28%和26%,但对中国的出口却增加了5%。中国在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巴西和智利的最大市场国。后者从2006年已与中国签署了自由贸易条约。

对拉美来讲,与亚洲、与中国的密切关系把它与21世纪的经济火车头仅仅连接在了一起;但消极的地方在于拉美的成功仅仅建立在两三种原材料上面,它本身却需要大量进口机械制造产品。另外一个问题是,与贸易量相比,中国在拉美的投资较少。尽管近15%的中国投资落在了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但一些经济分析人士指出这其中95%的投资去到了那些“税收天堂”。

拉丁美洲国家开始思考长远的发展战略。一些当地的经济学家认为,要巩固和发展拉美与中国以及与亚洲之间目前这种蓬勃发展的形势,拉美地区国家还应该互相强化区域内的协作,尤其在基础建设,通讯资讯等方面。
经济与合作组织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未来几年,面对中国的需求和在某些特殊领域的投资,拉美国家应该确定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战略来应对。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