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中国领导人重金打造世博会狂想曲

发表时间:

4月24日出刊的法国各大报聚焦三大新闻要点:一是希腊政府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请求财政援助;二是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将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魅力;三是比利时再度陷入政治危机。法国右翼报纸《费加罗报》、左翼《解放报》和法共《人道报》都在头版报道和评述希腊政府发出的财政救援紧急呼声。

广告

救救希腊人民

《费加罗报》文章的标题是“希腊向欧洲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呼救”。文章指出,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昨天郑重发出财政救急呼声之后,欧盟拯救希腊的计划可以说是正式启动了。帕潘德里欧说,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至少要提供450亿欧元,才能助希腊走出金融危机。欧盟各国预计在5月16日之前会陆续向雅典提供所需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则可能需要几个星期才能到位。在欧盟成员国中,最热心的是法国,巴黎希望向希腊提供的援款尽快到位;但对援助希腊一直持保留态度的德国提出了新的条件。柏林表示,只有在欧元的稳定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会向希腊提供援助,而且希腊必须制定新的靠得住的撙节措施。

《解放报》头版文章的标题是“拯救希腊的行动开始了”。文章分析说,希腊的公共财政赤字高达13.6%,成为继阿根廷、委内瑞拉、巴基斯坦之后的全球第四个金融状况最危险的国家,令整个金融界一片惊慌。在这样的节骨眼上,欧洲只能团结一致援助希腊,才能维护欧元区以及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文章还批评了德国的冷漠无情,指出德国在援助希腊的问题上一次次泼冷水,也是导致希腊难以在金融市场正常集资的原因之一。

法共《人道报》发起了援助希腊的“公民请愿”运动。该报头版的大标题是“救救希腊人民”。文章指出,希腊国家濒于破产境地,罪魁祸首是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机构,而不是希腊人民。文章批评欧洲金融机构见死不救,在援助希腊的问题上强迫雅典实行严酷的紧缩政策,结果是使希腊雪上加霜。文章还批评说,欧盟在金融危机中向各国银行提供了巨额的救市资金,而对濒于财政崩溃边缘的希腊却迟迟不肯伸出援手。欧盟提供给各国银行的巨额救市资金利息只有1%,而如今欧盟各国提供给希腊的贷款利率却高达4%到8%。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希腊也应该得到利率低于1%的低息贷款。条件也不应该太苛刻,只要保障公民社会权益、就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就行了。

《世界报》头版的文章评论的是比利时的政治危机。文章指出,比利时不同族群之间一场文化争端竟搞倒了基督教民主党人领导的联合政府,显示这个国家政制结构的脆弱,以至于动不动就可能爆发“制度危机”。

印度和巴西也敦促人民币升值

《世界报》经济版的重头文章是一篇有关中国人民币被人为低估的述评。文章的标题叫做“被低估的元:金砖四国出现裂痕”。文章指出,在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中,美国又找到了新的盟友。这两个新的盟友不是一般的国家,而是与中国结成“金砖四国”的印度和巴西。继美国之后,印度和巴西这两个新兴经济大国也站了出来,要求人民币升值。文章分析说,直到最近,印度和巴西一直不愿意得罪中国,拒绝把矛头指向人民币,但现在它们也改变了立场,并且越来越公开指责中国这个巨大的“世界加工厂”靠人为压低人民币来维持其出口优势。

文章分析说,印度和巴西终于敢站出来,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向中国叫板,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可能还会带动更多发展中国家加入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家行列,譬如新加坡,也有可能要求中国采用更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因为这些发展中国家都已经注意到,如果它们不要求人民币升值,它们的出口市场份额就有可能被中国蚕食或吃掉。《世界报》文章估计,在印度和巴西的带动下,今后会有更多发展中国家站出来敦促人民币升值,预料人民币升值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中国领导人的疯狂想法:重金打造上海世博会

基督教《十字架报》今天的大标题是:“全世界聚会大上海”;头版配有世博会中国馆前中国民众挥舞国旗的大幅照片。该报还推出了长达四个版面的上海世博会专题报道。《十字架报》文章指出,在中国经济金融大都上海举办的这届世博会将于5月1日开幕,无论在参观人数和参与国等方面都将创历史记录,这届世博会的盛况也会令那些以为世界博览会这类大型会展活动早已过时的人士惊讶得大跌眼镜。

《十字架报》文章列举了一组数字:中国当局为了举办世博会,斥资接近300亿欧元,如果把为办世博会而改造城区的大量相关工程也算进去的话,那么资金总额远远不止300亿欧元这个数字;为了兴建世博会场馆,上海市当局下令搬迁了272座“污染严重”的工厂;而从规模上来看,上海世博会也是将是规模空前的一届世博会,预计参观人数将达一亿人次,其中90%参观者是中国人;此外,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国家和国际机构也多达242个,包括192个国家和50个国际组织。

《十字架报》上海世博会专题指出,全球化重振了一百多年来已经衰落的世界博览会,而中国不惜巨资举办世博会,是想借世博会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经济上的成功和高速发展的新气象,再次验证中国已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与此同时,外界也想借参与上海世博会来吸引中国。《十字架报》上海世博会系列报道中的一篇文章,标题就叫做“全世界都想吸引中国”。文章援引一些中外人士的报道评论说,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2年,中国又重拳出击,打造上海世博会,目的是展示中国的实力。

文章评论说,中国领导人的脑袋里只有一个“疯狂的想法”,那就是上海世博会只能办成世界之最,不能有半点的欠缺,因为中国人已经决定了,上海世博会要办成一个举世无双的盛会,成为中国展示其强大地位的“一个历史性时刻”。文章指出,对中国领导人来说,办好上海世博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这种政治意义是用投资规模来衡量的。文章援引上海复旦大学一位历史学教授的话说,“上海过去从未达到过它辉煌的顶峰,这次世博会将会使上海成为一个不可绕过的世界级大都市,进入世界版图”。

商界报纸《论坛报》今天在旅游版刊登一篇有关香港历史与现状的文章。文章的标题是“香港金黄的门面背后”。文章作者指出,今日的香港处在古老的传统和城市现代化的挑战之间。香港最迷人之处,不是它那金碧辉煌的外表,而是深藏在它深处的另一种文化,即香港人始终保持的中国古老传统,这种古老传统能够抵抗现代人醉生梦死的奢侈品世界。正因为有这样一种传统文化的存在,香港还有它的历史和过去;透过这种深层的历史文化,去想象香港的未来,也许更有意思。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