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思潮与政见

中国模式与国际秩序

发表时间:

广告

在上周的《思潮与政见》专题节目时间里,我们介绍了有关“中国模式”概念的讨论。在有关讨论中,对“中国模式”虽然有正反不同的评价,但有两个共同点:一是论述者均为在大陆或在海外的华人学者;二是主要集中于对“中国模式”的总体论述,即是说将中国模式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发展模式,从政治经济社会全方位多角度地界定中国模式,从而予以整体论述。在今天的本主题节目时间里,我们介绍法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高德蒙关于“中国模式”的论述。
“中国法国工商会双月刊”《联结》三月号聚焦中国软实力,提出了何为中国软实力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该刊走访了法国汉学家高德蒙。高德蒙从软实力概念入手,深入到对中国模式的分析。这里提出的是,是否存在一个中国软实力模式的问题。高德蒙的回答是肯定的。

中国模式反制国际秩序

将中国模式放置于国际大背景下考察,考量中国模式输出的有效性,实际上是中国模式对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问题。在高德蒙看来,中国模式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乃是“北京共识”。所谓北京共识主要指国家主导增长的的经济模式,而非由自由市场主导的“华盛顿共识”。这一层次实际就是中国学者所谈论的中国模式。这一模式如何体现在国际关系架构中呢?高德蒙认为,这一模式主张不干涉、不干预,强调主权,是一个基本上同冷战后发展出来的国际秩序相对立的模式。冷战后国际社会主张干预,主张建立强制性的共同规范。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为此提供了例证。西方主张就全球气候达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范,中国则坚持国家主权,拒绝国际核查。
中国模式的第二个层次是经济管理模式。这一模式集中于在中国对外经济投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效率。中国目前对外投资,尤其是在非洲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中常常能够排除欧美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取得成功。这一情况表明中国国家与企业在管理上是有效益的。但是,即使是在中国大为成功的这一方面,中国也体现出明显的悖论。一方面是在国际上连连得手;另一方面又浪费巨大、管理混乱、贪腐横行、黑社会显现。重庆打黑所显露的正是这样一种局面。

宣传模式直追战前德意志

按照高德蒙的论述,确实存在一个中国模式。这一模式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吸引力。但高德蒙又认为中国模式其实主要是说给中国人听的。中国现在所谓儒家的复兴,中国外交学派,中国样版、中国经验等等均基本出不了中国大门。即使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孔子学院其实也难以超过教授中国语言的范围。在中国国内,官方开动各种宣传机器,电影、电视剧、讨论秀,希望用官方的语言影响中国的中产阶级。中国政府斥巨资支持各种文化工程,发展自己的网络搜索系统。所有这些表明中国现在确实正在创造一种新的宣传模式,这一模式从历史上看,是世界范围内的威权国家所仅见的。唯一可以同此相比的,也许是上世纪德国产生纳粹主义的30年代。

中国崛起引起敌对情绪

同时,从中国模式或者说中国软实力对世界的吸引力来看,高德蒙的观察也值得注意。他认为,如果说,中国目前在非洲、在中东、在南美获得一定影响的话,在欧美却远不如人意。从欧美民意看,目前的中国形象可能是三十年以来最差的时候。同时,从中国邻国看来,中国的形象也同样空前糟糕。2008至2009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在日本、韩国、台湾、东南亚国家的形象尤其不好。中国的崛起在这些国家带来的不仅是不安,而且是敌对情绪。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