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巴黎与北京重逢的长征

发表时间:

法国总统萨科齐开始上任以来第二次对北京的国事访问,外界普遍关注萨科齐是否能够顺利修补法中关系。今天(28日)法国各大报均就萨科齐到访中国发表文章。世界报强调萨科齐访华以证实巴黎与北京之间的和解;费加罗说萨科齐访华开始法中重逢的长征;费加罗还认为萨科齐此行不会与中方签署重大合同,而是要等到今年秋天胡锦涛访法再签;回声报说,抵华访问的萨科齐准备小心翼翼地对待中国政权;论坛报就法国不甘于落后欧美,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国留学生撰文;论坛报还就五一开始举办世博会的上海发表以“上海将是2020年的纽约?”为题的长篇调查。

广告

世界报驻北京和上海记者勒帕芒蒂耶和菲利普联合撰发的文章分析认为,法国总统萨科奇访问中国最重要目的是要真正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而在此之前要通过访问来确定巴黎与北京已经和解。而“确定与中国和解”也正是世界报文章的标题。

“没有中国就不能解决问题”

萨科齐抱着“没有中国就不能解决问题”这一观点从4月28日开始对中国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解决过去的分歧,积极准备2011年法国出任世界工业八国集团和20国集团双主席事宜等是法国总统此次访华的目的。萨科齐还计划利用这些机会为他在法国的内政服务,因为2008年法国轮值欧盟主席之时曾是萨科齐拥有民意支持的大好时期。

然而,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会议让萨科奇深有体会,萨科奇原本希望联合巴西和世界穷国来推行他的主张,却与中国对立冲撞,中国成功地拉 拢非洲国家为盟友,把哥本哈根会议变成控诉西方的讲坛;中国只是派了低级别官员参加谈判,总理温家宝却待在贵宾馆内不屑与会。从此萨科奇不停批评抱怨中国,但两国之间的分歧不同于2008年因萨科奇对拉萨事件不满,坚持到波兰会见达赖喇嘛而引发的危机。这个危机伤及到希拉克在位时热火朝天的法中友好,萨科奇被指责背叛了这一友谊,新的法中两国关系中的分歧是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的利益不同而酿成。

法中双边关系的修补

到2009年4月在伦敦20国首脑会议期间,萨科齐与胡锦涛会见,稍后法国总理费庸访问北京,加上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得多方斡旋,法中两国关系便结束不愉快而恢复正常。法国方面肯定,巴黎与北京关系已经步入正轨,却始终没有起飞。萨科奇认为法国要想在国际舞台成功,就应当真正恢复同中国的关系。萨科奇是追赶时间的总统,因此他去中国三天,安排会见胡锦涛,吴邦国和温家宝,然后还要去上海参加世博会开幕仪式并观赏法国馆。

萨科齐为了显示对中国的格外关注,特地从他访问中国的宝贵时间当中拿出很大一部分用于文化旅游。萨科奇携夫人卡拉.布鲁尼去西安参观秦始皇兵马俑,攀登仍是旧貌的一段古长城,游览明代皇陵,并在北京参观故宫。

巴黎不以狭隘的眼光看人民币问题

世界报分析说,如果萨科奇希望利用法国担任世界20国集团轮值主席之际改革国际货币体系,那就不要在北京对人民币汇率被低估问题指指点点。法国总统府官员也证实法国不会以这个狭隘的角度解决人民币的问题,法国更希望能够以合作的精神,与中国进行建设性的,积极的和广泛的讨论。

法国希望中国支持制裁伊朗

萨科齐被认为是主张加强制裁涉嫌制造核武器的伊朗最为坚定的西方领导人,萨科齐还必须说服从伊朗获得石油供应的中国。在这一点上,法国的立场也很明确,法国不会让一个石油进口国中国变成制裁决议的受害者,不过,中国一直主张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

法中商贸关系

萨科奇希望此次访华促进法国同中国的经济贸易合作。法国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落后,一直停留在1.3%,远远落后于德国。萨科奇希望在民用核能,航空,环保方面能有所成共功,但一般估计不会签署重大合同,因为哪怕有重大合同也应该等到今秋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巴黎时再签署。实际上,法国人清楚中国已经获得了所有的法国领先的领域诸如核能,高速铁路, 航空工业等领域的专门知识。按照中国问题专家巴黎政治学院教授戈德曼所说,萨科奇此次前往中国的使命就是一次能让巴黎与北京重新缔结重大合同的外交。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