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亚洲周刊

台湾双英辩激发大陆人深思

发表时间:

亚洲周刊
亚洲周刊 RFI
广告

 

本期亚洲周刊刊封面专题是什麽?

本期亚洲周刊封面专题是:一辩定江山改变台湾命运。台湾总统马英九和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就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举行电视辩论会,成为改变台湾命运的转捩点。马英九亮丽的表现,使民望从谷底强力反弹;蔡英文也突破绿营窠臼,不再祭起「卖台」大旗,以理性问政,争取赢得中间选民支持。辩论后,赞成 ECFA的民意上升,预料ECFA将可在民意加持下通过,这有助台湾避免边缘化,提升台湾经济和竞争力,也确保两岸和平双赢。

对马英九而言,这次辩论还有哪些收获?

双英辩马英九最大的胜利,是和弱势民众站在一起,用老百姓一听就懂的比喻讨论经济,破解了民进党的恐惧经济学。同时强调时间紧迫,要让台湾更国际化必须过中国这一关。

对蔡英文而言,辩论的表现不如预期,对她会可能有哪些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辩论结束,蔡英文温和路线出现调整迹象,她是否会由鸽派变成鹰派,值得观察。为了平息党内鹰派的反弹,她率先抛出民进党若在二零一二年执政,将发动公投废ECFA,这就会形成总统大选将是一场ECFA与反ECFA对决的局面。

这次台湾的双英辩,也令全球华人社会瞩目,对中国大陆有什麽启发呢?

双英辩的意外收获,在于将台湾这种独特的软实力,也射向中国大陆的集体心灵,让四亿多神州大地的网民追问:台湾可以,为什麽中国大陆不可以?他们透过网上的视频和网民自己整理的全本辩论的记录,反复地研究,也期待总有一天,中国的领袖也可以公开辩论他们的政策,而不是在密室政治中解决。

除了封面专题外,这一期亚洲周刊还有哪些精彩内容?

这一期亚洲周刊还报导:中国维权律师被打压内情。高智晟、郭飞雄、许志永等十四位中国维权律师被亚洲週刊评选为零五年度风云人物;四年后,他们遭到打压,生存环境严重恶化。不过中国近年又涌现更多有正义感、有良心的维权律师,用法律捍卫公义。
马来西亚评论人谢诗坚撰写《中国革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左翼文学》,深入探讨中国革命如何冲击马华左翼文学,梳理马华左翼文学的历史,并肯定左翼文学的历史地位。
此外,亚洲周刊也专访:香港中文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健民,他认为立法会的功能组别之争激发香港的公民社会。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