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法中关系与核敏感技术转让

发表时间:

法国总统萨科齐上周访华使法中关系转暖回春,《世界报》的分析文章认为,其中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法国再度承诺将向中国转让敏感核技术。周四《世界报》国际版刊登了该报资深记者、国际核武问题专栏作者娜塔丽•诺加莱德(Nathalie Nougayrède)的文章,标题是:敏感核技术转让影响法中关系。

广告

文章介绍说,法国向中国转让敏感的核废料处理技术的相关谈判早在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任期间就已经开启,希拉克在2006年访华时,已经向中国政府作出转让承诺,2007年作为内政部长的萨科齐访问中国时,也作出了进一步的确认。但是,由于核废料处理技术可被用于民用,也可被用来制造核武器,相关的技术转让不仅会引发中国周边国家对北京不断扩大核军库的担心,也会引发美国等核武国家的担忧。法国政府因此在作出转让承诺的同时向中方提出了三个条件:首先核废料处理工厂必须远离所有的军事基地;其次,中国必须在核废料处理过程中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最后,法国还要求将核废料处理程序设置为封闭程序,旨在避免将提炼出的钚被转往他处。中国方面始终拒绝接受上述条件。

《世界报》介绍说,就在法国总统萨科齐上周访华前夕,中国政府在以上问题上的立场并没有丝毫动摇。萨科齐在与胡锦涛的会谈中,曾经再度讨论上述议题,但是,法中双方都没有透露会谈的具体内容,《世界报》曾经就核技术转让议题询问法国总统府以及法国外交部,但并没有获得任何回答。

美国前克林顿政府核不扩散问题负责人马克•菲兹巴特里克向《世界报》表示,转让核废料处理技术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议题,这不仅加大了限制核武技术扩散的难度,而且也会引发非核武国家的不满,他们会谴责这是双重标准。他说,法国在这一议题上如果事先征求其他伙伴国家的意见的话,他认为,美国政府一定会要求法国避免出让此一技术。

文章评论说,尽管主张这一核废料处理技术转让的专家们认为并没有任何国际规定禁止法国出让此一技术,况且,中国作为一个核武大国事实上已经拥有一定的核废料处理技术。然而,萨科齐总统此次访华正直联合国核不扩散峰会在纽约召开,峰会的中心议题之一就是要禁止可裂变原料的生产。法国政府又是此一禁令的始作俑者,法国提出如果联合国峰会最终不可能通过禁止生产可裂变原料草案,至少应该停止可裂变核武原料的生产,以便限制核武器的生产,目前核武国家中坚决反对此一提案的应该首推巴基斯坦,中国并没有明确表态,但希望在核武器生产问题上保留余地。

旅居美国的华人女作家李翊云(Li Yi Yun)的新书《一个明媚的春天》的法文译版将不久问世,《解放报》对这位出生于北京、目前在美国加州教书的中国女作家进行了专访。李翊云2005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千年敬祈》(A Thousand Years of Good Prayers),曾经获得英国《卫报》大奖。

上海世博会期间,《十字架报》上海特派记者采访了一位热爱西藏与新疆的上海女摄影师,这名音译叫做梁准的摄影师希望通过自己的摄影作品为汉族与维、藏少数民族之间构架桥梁。

周四法国各大全国性报纸普遍以希腊财政以及社会危机以及欧元的前途开篇。欧元面临连锁效应的威胁;希腊危机使欧元一落千丈;希腊悲剧,等标题分别是《世界报》、《费加罗报》以及《解放报》的头版标题。《十字架报》剖析欧元区金融市场的方方面面,指出哪些金融机制可能导致并且加剧了欧元危机,估测金融投机对此次危机的影响度。
《论坛报》强调指出周三欧元与美元的汇率跌至一年以来的最低点,这本来应该成为欧元区出口国的福音,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欧元的下跌引发了欧元区国家的一片恐慌。《回声报》则指出,欧元区国家普遍债台高筑是欧元区财政危机迟迟不断松缓的原因。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