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胡锦涛访俄及中俄关系

发表时间: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5周年纪念活动并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尽管中国与俄罗斯都强调具有重要意义,但此间对胡锦涛俄罗斯之行却少有注意,原因主要是欧洲忙于拯救希腊金融危机,而且欧洲范围也分别以不同程度举行自己的纪念活动。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国际评论仍然注意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莫斯科纪念二战仪式与访问俄罗斯针对国际事务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一些分析警告,中国与俄罗斯今后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对世界政治施加影响。

这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第二次应邀参加俄罗斯举行的二战胜利庆祝活动并且顺访俄罗斯。第一次是在5年前,胡锦涛亲赴莫斯科出席二战60周年纪念活动。虽然俄罗斯依照十年一大庆五年一小庆的习惯做法,媒体注意到今年的俄罗斯二战胜利庆典规模超过5年前的60大庆,而且俄罗斯官方正在进一步强调俄罗斯的庆祝胜利,更是庆祝俄罗斯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俄罗斯官方去年就筹备大规模的庆祝纪念活动,把庆祝纪念活动第一次搬到俄罗斯多达70多个城市,真正把纪念卫国战争的胜利活动全民化。俄罗斯官方的目的,在于抵制要求重新审视前苏联参加二战的历史,评价苏联二战的历史地位与作用的欧洲舆论。主要是前东欧国家以及独立的知识分子批评前苏联斯大林政权的历史罪责,但这一批评显然对今天的俄罗斯不利。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罕见的在纪念活动前对斯大林的历史地位做了结论,明确地说卫国战争胜利是俄罗斯人民的胜利,斯大林对俄罗斯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不可饶恕。俄罗斯当局以盛大的庆祝活动来强调,俄罗斯卫国战争以2700万人民的牺牲换取了二战的胜利,俄罗斯是二战胜利的主要功臣,这一事实不可更改,应当公正评价历史。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作为俄罗斯的重要战略伙伴国家中国领导人,接受俄罗斯的邀请,支持莫斯科庆祝人民卫国战争胜利这一主题,这对中国宣传参与二战胜利,也是积极的意义。中国官方一直把二战中中国的经历以共产党8年抗战,抵抗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在胡锦涛动身前往莫斯科前夕,中国外交部举行的一次吹风会上,中国官员强调中国以3500多万人民牺牲的代价,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二战胜利也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一项媒体分析指出,中国官方提出的讲法有新意,显示摈弃意识形态的争议,面向各个层面。

胡锦涛在莫斯科访问期间,广为接触参加俄罗斯卫国战争后期出兵中国东北援助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俄罗斯老战士。胡锦涛提出以史为鉴,因为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官方透露出来的胡锦涛访问报道,透露胡锦涛与俄罗斯总统和总理分别举行会谈,世界安全问题是双方关注的要点。此间的新闻分析,中国主席与俄罗斯领导人应当在世界安全以及新秩序方面进一步协调立场,争取对国际事务有更多的影响。其中国际方面伊朗核问题是重要议题。西方注意到俄罗斯对伊朗问题的立场有别于中国。中国反对进一步制裁伊朗,而俄罗斯则反对制裁施及于人民。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均与西方国家要求尽快制裁被指控秘密研制核武器的伊朗的立场有很大的距离。另外,新闻报道还注意到,中俄两国高层在安全问题的合作上,并没有提及反恐,而是坚持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习惯性的提法,合作打击三种势力。这一提法更加符合中俄两国以及地区利益,与西方提出包括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在内的反恐拉开距离。

国际俄罗斯官方报道,俄罗斯非常注重与中国的战略合作关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强调,俄中两国合作是国际领域最为重要的内容。此间新闻报道注意到,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领域和范围愈加扩大而广泛。国际方面,两国进一步协调争取世界多极,重新确立体现新兴经济实力国家影响和地位的新秩序。双边合作方面,两国也更加走近,战略合作涵盖各个层面,其中以能源军事为主要内容。去年结束的俄语年活动,双边合作多达270多项,今年开启的汉语年活动,合作互动将超过去年的规模,汉语年开启活动,由不久前访问俄罗斯的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主持仪式,而胡锦涛今次访问俄罗斯,两国应当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在经贸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