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香港“五区公投”的意义

发表时间:

昨天(5月16日)香港立法会举行五区补选。虽然这次补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选民投票率仅达17.1%,但事情本身对香港的政治前景却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反映出香港回归后的政治困境,同时又反映出港人对民主制度的期待。这次由香港民主党派推动被称作“五区公投”的补选,不仅是民主派向北京中央政府传达一个强烈信息,同时也可以说一次真正的“公民投票”尝试,在香港政制改革进程的历史中将会留下一笔。

广告

这次五区补选又被称作“五区公投”。推动补选的香港民主派本来就是在困境中的一个尝试,想通过补选调动民意,打破香港自1997年回归以来北京为政改设下的漫长障碍,争取在中国领土上早日实现民主普选,至少在中国政府管辖的香港这块领土上率先树立民主普选的范例。因此这次五区补选不仅是香港民主派向北京中央政府传达一个强烈信息,同时也可以说一次真正的“公民投票”尝试。

这次香港立法会五个席次的补选,起因于五位民主派议员今年一月集体请辞,当时称为“五区请辞”,目的在于迫使政府举办补选,并将补选视为选举改革上的一次公投,以期调动民意对香港政治前景的关心;而在北京的眼里,民主派的努力被视为“变相公投”。自从年初民主派发动“五区请辞”以来,北京官员就一直公开谴责香港民主派以以补选之名行公投之实,并说这场“五区公投”实际上是“公然挑战”香港基本法。

这次五区补选,投票时间从当地时间上午7时30分开始,到晚上10时30分为止。选前地民调显示,估计只有大约五分之一合格选民会去投票。根据香港选举管理委员会当天稍晚公布的投票情况,香港337万登记选民有58万人参加了投票,投票率为17.1%,低于上一次举行的补选投票率。这显示北京所谓“变相公投”的说法起到了分裂港人的作用,也增加了港人中的温和派对解决香港政治改革进程僵局的疑虑。

香港民主党主席何俊仁当天表示,由于港府刻意淡化这次选举,加上建制派政党杯葛,投票率偏低是意料中的事。“五区公投”总发言人、公民党领袖余若薇则说,无论最终有多少人投票,都能反映民意,到时候特区政府必须作出回应。

不管怎么说,这次由香港民主党派推动被称作“五区公投”的补选,在香港政制改革进程的历史中将会留下一笔。首先,有关香港法律里无公投机制的说法,并不能阻止人民寻求合理的政治表达方式。不只是在西方,在世界上其它许多国家,“公投”这一起源相当古老的政治模式都是必不可少的民意裁决方式。这次补选使得“公投”这一民主政治概念首次进入香港人政治生活的现实领域,港人的民主愿望得到一次洗礼。

因此,这次香港立法会“五区补选”并不因为投票率偏低而让人觉得奇怪或沮丧。真正让人觉得奇怪的是港府的做法。港府一边按选举法程序为这次“五区补选”作各种安排,一边却屈服于北京的压力而抵制选举,行政长官曾荫权以及港府其他主要高官都拒绝参加投票,由此表演了一场自己否定自己的官方闹剧。

大家都知道,为了安排这次补选,港府动用了港币1.5亿元,包括在全港设置543个投票站,供337万登记选民投票;同时在监狱设置23个投票站,供在囚或在押的登记选民投票,并且还在警署设置4个投票站,供被临时羁押或拘留的登记选民投票。这些安排,可以说尊重了既定的法律程序;所不同的是,行政长官曾荫权及港府一些高级官员拒绝投票的做法,又以金蝉脱壳的方式,既逃避了公仆的职责也逃避了选民的义务。

这次香港立法会五区补选,无论其结果如何,都是一次民主的洗礼。从“五区总辞”到最后举行投票,可以说是一次真正的公投尝试!整个程序是合法的,而最高行政当局抵制依程序安排的合法选举,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即便以补选“浪费公帑”为借口,也是说不过去的。既然按法律安排立法会补选,行政长官曾荫权怎么又能置身其外?除非他以为,为了讨好北京,他可以践踏法律;要么就是,他愿意以弃权行为来证明他领导的港府在政制改革的道路上无能为力。

在这些奇怪现象面前,人们可以问,究竟是谁在“公然挑战”香港基本法?基本法的宗旨应该是保障香港700万居民享有真正的公民权、政治权、选举权和自由权利。如果按北京的意志,在涉及基本法释法的任何时刻,去掉人民应有的权利,只能损害香港的前途,甚至可能按北京的意图使香港内地化,让香港也走向大陆式的准自由经济下的独裁体制。这是香港人民不会同意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