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于晓洋谈中国第六代导演

发表时间:

第63届法国嘎纳电影节于5月23日周日落下帷幕。在今年的嘎纳电影节上,由中国第六代导演王小帅主导的影片《日照重庆》是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十九部影片之一。另一位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影片《海上传奇》则入围「一种关注」单元。上述情况,使得中国第六代导演成为国际影视界的关注焦点之一。哪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定位是如何的呢?带着这一问题,本台采访了今年法国嘎纳电影节的特邀嘉宾之一、中国第六代导演于晓洋。

广告

RFI : 于导演您好!
于晓洋:您好!

RFI : 欢迎您到法国。有人说,目前中国电影界第六代导演领衔,请问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定义是什么?
于晓洋:“关于第六代导演,我的理解,一是根据年代划分,另一是按热衷表现的题材,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对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一种特定称谓,或者一种特定名称。大部分中国第六代导演都是「六零后」。这一代人与「老三届」、「五零后」、「四零后」不一样。他们的兄长都插过队、当过兵、下过乡,青春在文革中曾有过理想、有过狂热的记忆和追求。然而「六零后」这代人,没有经过文革这个历史阶段。他们的理想坐标的建立,可能会依托在一种艺术上。尤其是导演,他们会重新建立自己的精神坐标,而且要表现当下的自我、表现当下社会,挖掘当下人的生存状态,深度表现人的精神层面和人性层面的故事。我认为,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特点。”

RFI:中国第六代导演有哪些代表人物呢?
于晓洋:“有十几个。比如:王小帅、张元、陆学长、管虎、包括七十年代初出生的贾樟柯,等等。都是六十、七十年代出生的,尤其是「六零后」。在作品上,都具有很强的风格化的东西。还有一些非常关注社会层面的主题挖掘。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构成结构。”

RFI:做为本次嘎纳电影节的特邀嘉宾,您是否带来了影片?
于晓洋:“应嘎纳电影节组委会邀请,我的新作品《为幸福歌唱》参加了电影节市场推广单元的推广与宣传。我第一次来,想看看嘎纳电影节,感受它的气氛,结识一些朋友,尤其是电影界的。因为,它是一个国际性的。所以,要到嘎纳这一梦寐以求的地方,感受一下它的激情与热烈。”

RFI:好!感谢于晓洋导演接受本台采访。
于晓洋:谢谢!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