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美关系

台湾学者:中美北京对话难获实质进展

中美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周二进入尾声。种种迹象显示,双方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均难以协调立场。台湾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教授陈一新认为,此次对话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美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2010年5月24日在北京开幕。
中美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2010年5月24日在北京开幕。 图片来源:路透社/Frederic J. Brown/Pool
广告

举世瞩目的中美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最终是否会无果而终,台湾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教授陈一新认为此次中美对话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他向本台记者扬眉这样表示说:

这次美中或者中美对话同以往包括布什总统在位期间的美中对话的不同点在于:

首先,美中所设定的经济议题很难在会议期间得到解决,会议不会出台对某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因为有许多问题都不是现在能够解决的。有些问题本来是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解决的,例如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但是,由于目前的希腊财政危机、欧元危机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的危机,导致人民币问题成为次要问题,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欧元危机。

02:08

台湾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教授陈一新

杨眉

其次,有关美国放宽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限制的讨论可能也不会取得中国所期待的结果。中国希望能够开放许多限制,要求美方推出向中方开放出口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美国方面估计不会回应中方的要求,美方如果能够开放部分限制就已经不错了。

最后,原先是以经济议题为主的战略与经济对话却因为伊朗制裁案以及朝鲜危机而使战略议题占居首位,经济议题退居次位。韩国天安舰事件成为美中两国最关注而且最迫切希望解决的议题。但是,我个人认为,即使各方都关注朝鲜问题,美中对话也不可能提出满意的解决方案,尤其是使韩国满意的方案。最多只不过在会议结束之后,中美双方达成一个共识,中国不反对联合国制裁案,但是,中国也不希望此一事件一发不可收拾。因此,最可能的解决方案就是中国同意对朝鲜作出一些象征性的制裁,这样韩国政府可以对韩国民众有所交代,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局了。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