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内贾德在联合国决定对伊新制裁后访华引关注

发表时间:

联合国安理会周三以十二票赞同,两票反对,一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对伊朗实施新制裁的议案,长期以来始终对制裁伊朗采取不支持态度的俄罗斯和中国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此次投票中都投了赞成票,引发伊朗的强烈不满。伊朗总统拒绝出席周四在塔什干开幕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就被外界解读为抗议两国支持制裁伊朗一个反应。但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伊朗总统内贾德照常在周四下午飞抵上海,出席上海世博会的“伊朗日”的活动,他的此次访华因而倍受外界的关注。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根据中国和伊朗外交方面的表示,内贾德此次访问中国只参加与世博会有关的活动,没有前往北京或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会晤的安排。根据伊朗驻中国使馆的消息说,内贾德将在周五参观上海世博会伊朗馆,并在此前举办一个记者会,这样的安排是否显示伊中关系因中国支持制裁伊朗而冷淡,目前尚未得知,但在此之前,外界评论普遍认为伊朗总统中国之行目的在于寻求中国的支持,为伊朗核问题拉票。中国作为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具有否决权,在联合国昨天正式通过对伊朗实施新的政策之前,中国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始终未见最终明朗,中国官方对外始终强调以对话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

伊朗原子能组织负责人萨莱西周三对中国在这次表决中采取了赞成的立场发表言辞激烈的批评,显示出伊朗方面的不满。他说,我非常惊讶地看到中国居然也受美国操控,中国的这一做法必将影响其在穆斯林国家中的形象,他将逐渐失去在穆斯林国家中的地位。而当中国意识到这一问题时恐怕为时已晚。此外,萨莱西还特别批评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采取的双重标准。说,中国对朝鲜始终保持坚决维护的态度,而朝鲜已经完全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条约,伊朗却仍然是核不扩散条约的签约国。

此次被外界称为“最为严厉”的一次对伊制裁在联合国通过之后,中国驻联合国代表李宝东向媒体表示,此次新措施旨在促使伊朗重新返回谈判桌,再次展开新的外交努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则在一个声明中再次表示,安理会通过决议并不意味着关闭了外交努力的大门。中国始终认为,通过对话、谈判等外交手段,找到能够满足各方关切的方案,是解决伊核问题的正确途径。

中国北京大学一名音译名朱峰的国际关系专家在接受法新社的采访时表示,伊朗驻原子能组织负责人萨莱西的讲话令人震惊,这显示了伊朗方面对北京不满的程度。

我们知道,伊朗是世界石油储藏大国,在西方国家因为伊朗核问题对其实施经济制裁,纷纷撤离对伊朗的投资时,中国乘虚而入,成为伊朗石油天然气行业主要的投资国。目前中国已经超越欧盟成为伊朗最大贸易国,石油供应是伊朗对中国关系的王牌,这也是长期以来中国始终采取反对经济制裁伊朗的原因。那么此次北京为什么会最终支持安理会通过制裁伊朗决议?有分析认为,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受到来自国际社会和伊朗方面双方的压力。中国如果在伊核问题上执意与国际社会作对,将面临外交上的孤立。尤其是在此前俄罗斯已经公开表示同意制裁伊朗的情况下,中国再解决加入国际社会的行列就会显得更为孤立和敏感。此外,根据《纽约时报》10号的一篇报道,透露美国为说服中国改变立场,正计划联合波斯湾产油国家,在中国支持对伊朗的制裁后,会弥补中国石油进口的损失。在这样的形势下,衡量利弊,中国最终采取支持制裁伊朗的立场,一方面可以避免与国际社会的对立,保持其国际大国形象,同时也期望以支持美国所积极推动的对伊制裁,获得在经贸、人民币汇率、对台军售等方面的好处。

针对中国支持制裁伊朗引发外界对伊中关系的关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周四表示,中国非常重视保持与伊朗的重要关系,并认为这种关系对维持地区稳定有益。他说,中国与穆斯林国家的关系可以经受任何考验,并将不断向前推进。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