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中国官员财产申报热门话题热到几时

发表时间:

在中国官员贪腐案件层出不止、贪腐金额不断向天文数字飙升的现实下,舆论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期盼可谓是千呼万唤,希冀有加。每逢贪官落马、每闻官员“裸体”外逃,舆论对这个话题的讨论就会再度掀起波澜。中国政府日前刚刚公布了党政官员财产申报规定,引起网民热议。一名网友在新浪网上称:虽然这是官员监督的一大进步,但仍然摆脱不了自己监督自己的怪圈,没有规定向公众披露的义务,遮羞布仍然没有彻底揭开。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中国政府昨天(7月11日)刚刚公布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与此前出台的相关政策相比,扩大了申报范围、也将受监督官员的范围扩展到了副处级,似乎是因应和暂时缓解了来自社会的舆论压力,但同时由于新规定仍然未触及申报结果向社会公示以及缺乏相应的法律惩罚等关键内容,被指是欲说还羞,仍然在自己监督自己。

官员定期财产申报制度是很多国家杜绝和惩治公职人员腐败的常用手段,这项最早在230年前起源于瑞典的制度,素有“阳光法案”和“终端反腐“的美称,但这一为国际公认的反腐有效措施,在中国的推进却是举步维艰。早在30年前的改革开放之初,这个问题就已经被提出,舆论为之呼喊多年之后,中国才于1988年开始进入财产申报制度的论证,并在90年来后先后出台了有关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的若干规定,但这些规定的真正实施却可以说是“天方夜谭”。在社会舆论的一再呼吁下,虽然有了1997年和2006年再度发布的规定,但距离公众的期待和符合国际规范的财产申报制度仍然相去甚远,相关议题也成为近年来每次的中国两会躲不过的话题。尤其是在新疆阿勒泰市等若干地方市区试点了官员财产申报之后,中国中央政府受到的舆论压力更加增大了。

此次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被中国各大官方媒体高调宣传,规定的23条内容被全文刊载,包括英文版的《中国日报》等各大媒体都纷纷加以报道,而网民在互联网上对新规定的讨论也尤为热闹。

与中国官方的评论突出规定所实现的制度突破相比,网民的议论反应出的态度更加多元。有称新政策为“里程碑”或“划时代”等的夸赞褒奖评论,也有将其斥为“白搭”的负面观点。提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申报结果没有向社会公示及由谁来监督申报和执行结果的疑问上。一名网络名为“想想BA”的网友在新浪网上称:虽然这是官员监督的一大进步,但仍然摆脱不了自己监督自己的怪圈,没有规定向公众披露的义务,遮羞布仍然没有彻底揭开,又如何保障公众的监督权力?另一名名叫“美国客”的网民表示,只希望新规定不要流于形式,说中央三令五申的东西多了,关键在于能否贯彻落实。也有网民表示,科级、付科级甚至更小的官员只要握有实权,所贪的钱财并不比高官少,甚至更容易,建议这些等级的官员也应申报财产。名为“拆墙者”的网民说,中央规定副处级以上的官员每年申报财产,没说公示,估计还是国家机密,他认为这样做只是方便揪出不老实的官员而已。

如果说网民的网上讨论反应了草根平民对新政策态度的话,那么专家对此又有什么样的评论呢?凤凰网报道引述有关研究反腐败专家的表示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应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一是有公示环节,二是一旦发生瞒报、漏报、谎报,应该有相应的罪去惩罚。但中国《刑法》中并没有相应罪名与刑罚,这就造成瞒报、谎报、漏报成风也得不到追究。因此专家提出,此次《规定》并非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新浪网刊载署名曹林的文章也表示,申报制迈出了一大步,如今只差一小步,那就是公示。官员财产信息虽然“去隐私化”了,但距离公共信息还有很远的距离,公众面前还隔着一堵厚厚的墙。

从目前种种反应来看,无论是专家的分析还是百姓的品说,中国政府此次新出台的官员财产申报规定,总体上还是欲与说还羞,欠火候,距离中国打击贪腐的需要和中国民众的普遍期望相去甚远,而如何能真正落实其中的各项规定,更有待于各界的进一步关注。官员财产申报的“ 热门话题”也将继续“热”下去。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