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焦点评述

李光耀看中共最高层权利交接机制

发表时间:

广告

听众朋友,中共内部的政权交替,即胡锦涛的接班人问题一直让外界感到朴素迷离。究竟是李克强还是习近平,或者是被称之为第三者的薄熙来,将成为中共未来的头号人物?流亡美国的中国异议人士,学者王军涛指出,中共内部的有派系斗争,常常是你死我活,但这些派系之间的摩擦、沟通和交易应该在四中全会达成妥协,党代会一般是确认某种妥协。残酷政争的大事都在党代会之间,而不会在党代会上突现。一般而言,中共歷次四中全会都是确认下一次党代会的基本议程和方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事佈局。此后开始直到第二年最后一次党代会前,主要工作是落实这个方案。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本该进一步落实十七次党代会上确认的习近平为一把手的接班格局,让其进入中央军委担任副主席。但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甚至没有设立议程讨论这个问题。这就使得十七届四中全会后的政治斗争乃至中共十八大都充满政治斗争的悬念。因此,十八大以前,中共权力斗争将会趋於白热化。江泽民和胡锦涛将会围绕主导下一任接班核心而展开决定性的角逐。现任核心成员和投机家们将登台表演,捕捉机会,大展身手。

然而,在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看来,世界关注的中国领导人的更新已逐渐趋向制度化,也更可能以平稳方式进行,因此他不认为这个大国的政治领导人更新在近期内会出现问题。李光耀最近在首届慧眼中国环球论坛上,以两位中国下一代接班人,即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选拔任用过程为例,指出,中国当局似乎趋向接受取得共识凌驾于其他方式的作法,以处理领导层更新的问题。而这将有助于使领导层交接过程更为稳定。李光耀称:“如果你细读一些评论,就会知道胡锦涛较倾向同是来自‘团派’的李克强,但内部的调查结果显示更多领导人意属习近平,因此他大方地接受这一结果,而李克强也接受了第二的位置。”他指出,中国共产党肯定有意维持它的执政地位,要做到这一点,它就必须表现出本身是个团结,能做出成绩的组织。因此,预计它以协商共识的方式去选拔下一代领导层的作法将会持续一段不短的时间。基于这种种考虑,按李光耀的观察,同中国早期的领导人如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等当年的交接情况相比,这个世界大国下来的政治更新过程将会更稳定,并趋向制度化。

对于中国是否会发展出另一套可与西方民主制度相提并论的东方民主制度的问题,李光耀称,要是从西方的角度来看,东方民主制度肯定不行。因为根据西方民主制度的标准,它要求一个所谓的民主国家每隔四五年政府举行选举,这对制度完全不一样的中国来说并不实际。他说:“如果它有选举,这个国家这么大,拥有13亿人口,它一定要好好地检查每一个候选人的背景。它无法实行像美国那样的民主制度。”不过,他认为中国如果要进一步推动民主化,可以为共产党内的重要职位举行选举开始,由三四名可靠的候选人竞选,进而使干部也注意到争取民意支持的重要。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