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中欧社会论坛主席卡蓝默:世界依然需要巴别塔

发表时间:

从7月8日到14日,第三届中欧社会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启动仪式,并随后在中国19个城市内进行了60多场小组会议,最终,论坛移师香港理工大学举行全体会议并圆满闭幕。本次论坛也创造了参与人数和场次记录,将中欧社会之间的对话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它所倡导的“集体思考渐进法”也成为文明之间对话的典范。本台记者在成都小组会议期间,采访了中欧社会论坛基金会主席皮埃尔-卡蓝默先生。

广告

 

RFI:您能否介绍一下,为什么选择了成都和都江堰作为本次论坛小组会议期间的主会场?

卡蓝默:确切地说,成都和都江堰并不是这次论的中心,因为我们有60多个小组,分布在全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一共有19个城市参与进来。

有些城市和机构对于中欧社会之间的对话表示了特别的兴趣,尤其是成都为此做了很多努力,它也是唯一一个愿意支持8个不同小组的城市,这些主题从田园城市,针对贫困的斗争、新闻媒体的角色到生物多样性,范围非常广,就像一幅全景画。

同时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成都市很快就能深切体会到这个论坛的精神和目标。成都对此也有两点考虑,一方面是发扬地震之后社会展示出的团结纽带,另一方面是论坛本身也非常具有创新性和国际性,我们不是一场商务会议,不需要花费很多钱并把生意伙伴都召集到一起,也没有那么多的协议和议定书,那样要花很多时间,而且效果有限。成都市很理解这一点,它在中国西部有着很大影响力,也同样需要有国际影响力。

RFI:您怎样看待第三届中欧社会论坛的进展,尤其是它和前两届相比有什么不同?

卡蓝默:2005年的第一届中欧社会论坛的性质完全不一样,那时它刚刚诞生,双方只对某些基本问题交换看法。第一届论坛基本上只集中于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社会如何理解欧洲的体制建设,因此欧洲方面的与会者基本上都直接参与了欧洲的体制建设。我们在50年的建设过程中积累下什么价值?得出什么经验?怎样分析危机与局限,等等。但这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之间的对话。

第一次论坛激发了很多热情,于是我们转变了第二次论坛的进程。第二次论坛是一个“文化发现”的时刻,这一次是由基金会来构思策划的。尽管存在很多对话上的困难,但人们最终发现,他们是可以坐在一起对话的,而且话题非常丰富。第二次论坛在欧洲举行,而欧洲有着不同的政治传统,和较为发达的市民社会氛围,它把这种社会对话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而这一次,我们不仅在成都,而且在各地都继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对话形式都是全新的。

RFI:在本次中欧社会论坛上,语言问题仍然困扰着中欧双方的彼此精确理解,也影响到效率,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卡蓝默:世界依然需要一座巴别塔。相互理解的问题现在是、将来仍然会是一个主要问题。我们可以为每个小组配备一个高水平的翻译,这会节省很多时间,改善目前的情况,但是,相互理解的困难可能仍然会存在。如果我们把中欧社会间的对话局限在能够流利说中文的欧洲人,或者能够流利说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的中国人,那么就把这种对话局限在很小范围内,而这并不是中欧社会论坛的本意。论坛的目的,不是仅仅邀请专家来讨论,而是增强社会之间的对话。

当然,翻译的问题增加了理解的困难,但是它也揭示出,在具体字句的翻译背后,还有另一种文化的语境问题。事实上,这种对话只有经历长时间之后才能完成,我们现在正在开始理解彼此面临的问题。

RFI:本次中欧社会论坛上,您和成都市方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那么怎样保持今后论坛的独立性和非政府性质?

卡蓝默:这个问题很简单,必须看到是我们、而不是成都方面来选择参加论坛的人选,也不是由他们来选择工作方法,尽管他们慷慨地承担了接待工作,但是他们并不干涉讨论的话题和方法。

RFI:面对中欧社会论坛的前景,您认为下一步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是什么?

卡蓝默:我认为是切实地继续推进,在下一次双年聚会来临之前,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次论坛通过对话聚集的丰富资源,以一种持之以恒的方式进行下去。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