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后爆出“封口费”丑闻

继本月初中国大型矿业公司紫金矿业爆出污染事件后,近日,《中国青年报》、《第一财经日报》两家媒体共同报道,紫金矿业公司有爆出向前往采访的各路媒体、记者等支付数量不等的“封口费”,以封杀相关报道的丑闻。

福建上杭紫金矿业污水池. (13/07/2010)
福建上杭紫金矿业污水池. (13/07/2010) AFP
广告

根据《中青报》的报道,多家媒体记者在采访期间均遭遇了紫金矿业的“公关”,收到的数量不等的现金,有些媒体当场退回。

上杭当地的消息说,《新财经》杂志驻福建记者站的主办公司福州中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账户收到紫金矿业转来的六万元人民币。紫金矿业方面说:“是给我们记者站几个人的,也不要我们做什么,反正开一张发票给他们就行。”

资料显示,这家公司现运营的媒体有:《新财经》杂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管)、《中国发展观察》杂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新时代》杂志(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经济参考》内刊(《新财经》杂志社主办)。

该《新财经》记者站在福建居然有11个人,据说他们的记者是最早达到紫金事故现场的,所以才有6万元的待遇。而后来的记者,只有几千。

该记者站站长称,已经在7月12日,新华社公开报道此事后,“一分钱不少原路把款退回给紫金矿业”。不过有人质疑,该公司如果不告诉对方帐号,紫金矿业如何将六万现金汇入他们帐号。

此外,至少6家媒体的记者证实,他们受到了面对面的“现金信封”公关。这些接受采访的媒体都以各种方式退回了这笔现金,据估计金额在2000-6000不等。
先后到福建省上杭县采访紫金矿业污染事故的媒体有20多家,目前还未证实,是否有记者收了“现金信封”未退回。

另外,有北京同行告诉记者,有某全国性通讯社在报道此案时,不仅在公开报道中为当地政府和紫金矿业唱赞歌,甚至在外人难得一见,直供高官阅读的内参中,仍为资金矿业以及上杭县政府极力“开脱”。

20日下午,在紫金矿业宣传部,该公司公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在企业危机时刻,有的媒体趁机要挟要广告。”他翻出一条短信给记者看,一家海外杂志驻闽记者声称,要让紫金矿业在世界最顶级的企业家杂志上“亮亮相”。

据本台记者了解,这是一家注册在海外的《世界华人企业家》杂志社。

那天下午,在场记者看到,在紫金矿业宣传部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某报社开出的15万元的广告发票。而紫金矿业的公关负责人还提到,“有一些网站曾主动打电话给紫金矿业,表示可以花钱删帖。”

今天(7月26日)下午,紫金矿业宣传部长邹永明对本台记者说,《中国青年报》这篇报道,是对其“人格的污蔑”。

他表示,第一,紫金矿业没有给《新财经》杂志福建记者站的这家公司汇过六万块钱。第二,紫金矿业宣传部没有给到场采访的记者发过“现金信封”,是不是县委宣传部或者其他部门有,他不方便猜测。此外,在其办公桌上,那个15万块的广告发票,是《闽西日报》之前做广告的发票,与此事无关。

紫金矿业宣传部长邹永明说,公司正在研究,要不要就此事发一个“辟谣”声明。

今天早间,报道此事的《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邵芳卿在微博客上说,“紫金矿业必须从这一次污染事件中学习到更多,不仅包括如何对待环保,还包括如何正确对待媒体监督,如何正确对待政企关系。政府也应学习到这些之后,才可以真正安享紫金的财税贡献。”

他说,“有上杭官员问我,如果我因报道紫金矿业,生命遭遇威胁怎么办。我说,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我死之前,一切将大白天下,一个不漏,不管他是谁。”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