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默克尔访华后的德中关系

发表时间:

德国总理默克尔七月中旬访华后,德中关系进入了一个什么阶段呢?默克尔对访华结果表示满意,认为德中关系进入了新阶段,而且双方的坦率也是以前所没有的。默克尔和中国总理温家宝均赞扬德中关系发展良好,双方表示将为德中关系创造“一个全新的基础”。

广告

 

德国媒体则普遍认为,默克尔目前在外交事务上十分成功。默克尔此次访华,使德中近年来较为冷淡的关系有所升温。默克尔在中国受到人们沿街欢迎的图片使默克尔因内政不佳而屡受各方批评的图片黯然失色。由于默克尔此行以经济为重,一些报纸认为,默克尔把中国已经敞开的大门再推开了一点儿,为德国经济界铺了路。总而言之,德国媒体认为,默克尔第四次访华是成功的。另外,两国首脑均是务实主义者,这也有利于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

 
但德中关系并不仅仅取决于政治家们的努力。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也在强烈影响读者对中国的心态。比如《图片报》面对中国感到的是越来越强烈的恐惧,而且该报也在向读者传播这种恐惧感。默克尔访华期间,图片报以“面对超级大国的恐惧”为题详细列举了德国为什么应该对中国感到恐惧。

该报认为,中国的日益强大使中国成为德国的强硬对手。在公开场合,双方微笑不已,但暗中却已展开了毫不留情的对手战。如果把赤裸裸的事实拿来作一番比较,德国人难免不寒而栗。比如,德国出口业对中国的依赖正在日益增强。

中国已成为欧洲境外仅次于美国的德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德国去年销往中国的产品为365亿欧元;中国销往德国的产品为554亿欧元。双方出口数据均在上涨,但上涨还能持续多久?又比如,中国正在努力改善形象,由廉价产品生产国逐渐转为高质量产品生产国。德国以令人骄傲的“德国制造”为世界做出了榜样,但如果“中国制造”有朝一日也象“德国制造”这般响当当的话,《图片报》惊呼道:“那简直是令德国企业恐惧的一幕!”

在争夺原材料方面,中国在非洲和南美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图片报》担心德国工业到时会占下风。在欧元问题上,《图片报》的恐惧更是跃然纸上。因为中国已持有1万9千1百亿欧元外汇储备。中方一旦抛售这一外汇储备,欧元将彻底崩溃。总而言之,《图片报》对于拥有民主体制的祖国-德国可能在多方较量中,输给中国这个专制国家感到恐惧和不安。

 
但一些比较理性的媒体则既肯定中国的进步,也批评中国的不足之处,并注重德中两国互不可缺的伙伴关系。《日报》认为:中德双方都很清楚,谁也不能没有对方。德国向中国出口汽车和机械,这使德国经济免受更大的挫折,而德国同时大量购买中国的纺织品和电器,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政治上,北京希望默克尔促使欧盟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而默克尔则要求中国放宽对稀有金属的限制并加强对外国在华企业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双边关系虽然发展良好,但要提高到新水平,则还有一定的难度。

 
默克尔此次访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中国的语调温和了许多。也许,这也是中国强大带来的一个副作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