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旱涝夹击致菜贵 中国推措施"维稳"

中国近月受旱涝侵袭,农产品供应大受影响,不单止使通涨不跌反升,七月的民生必需品亦比去年同期涨价7%,蔬菜批发价更上升近五成,市民要面对「菜篮子」问题,总理温家宝罕有地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讨论,推出六大政策措施,期望保持蔬菜供应量和价格稳定。

四川汶川映秀水灾. (14/08/2010)
四川汶川映秀水灾. (14/08/2010) REUTERS
广告

影响之下,主要靠大陆供应蔬菜粮食的香港,亦感受到菜贵之苦,本月一星期内,蔬菜批发价最高已上升两成。

中国粮食局七月已经指出,由于气候极端异常和国内物价总体呈上升趋势,粮食产量的问题是「多年来少见」,以致上半年的主要粮食品种市场价格保持平稳上涨趋势。商务部十七日公布的监测数字更显示,七月的五十七种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升幅进一步扩大,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7%,涨幅比六月扩大1.2个百分点;当中,蔬菜和鸡蛋的平均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49.7%和9.3%,涨幅分别比六月扩大13.7和8.8个百分点。而曾经带动零八年通胀的猪肉,七月分的鲜猪肉平均批发价格同比上涨4%,涨幅比六月扩大1.6个百分点。

中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更指出,八月的菜价仍会上升,八月第一个星期的大蒜批发价便升了46.4%,而八月十一日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二十四个蔬菜品种综合平均批发价比一星期前上涨5.83%。

十三亿人民的口腹问题维系着中国的稳定问题,温家宝特别在十八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及价格基本稳定的政策措施。

温家宝表示,近年地区「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弱化,蔬菜生产水平低兼流通设施能力不足,令部分大城市蔬菜自给率过低,蔬菜价格大起大落、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的问题突出;而今年入汛以来,多次出现洪涝灾害,亦对蔬菜生产供应造成一定影响。

会议提出,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包括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实行补贴平衡和补偿机制,为蔬菜市场设供应应急预案;建立五至七天耐存菜种的蔬菜储备制度;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对蔬菜产业的约束机制和质量安全检测;提高生产水平和重要时节的应急供应能力;改善蔬菜流通设施,包括加强销地铁路专用线等「绿色通道」政策;提高生产销售组织,及强化信息体系建设,严格查处捏造、散布虚假价格信息的行为。

不过,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张元红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大城市土地成本高,难以增加大城市蔬菜种植面积和建立蔬菜储备制度。此外,这些措施虽然会减少菜价的波动幅度,但是部分成本的增加最终可能要由消费者来承担。他建议,菜价波动较大时,可向消费者发放补贴,并加强周边地区的蔬菜调运。

中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预期,第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会如年初预期般下跌,反而会在3.3%的涨幅上下波动,国务院的菜价维稳措施能否凑效,还须拭目以待。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