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环境与发展

“自然之友”号召城市居民身体力行实施垃圾分类

发表时间: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中国各大城市和乡镇的垃圾问题也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环境问题。很多大城市的美化工作都做得很好,到处鲜花和绿草,环卫工人将大街小巷扫得一尘不染,到了夜间则是灯火辉煌,展现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但是人们只要往城市的外围走得远一点就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中国人喜欢掩盖家丑,酷爱面子工程,对面子里面的东西能包着就先包着。到了实在包不住的时候,才拿出来解决。先不说那些不重要的城市,就是北京这样的重要首都,垃圾围城问题都已经发展到了纸里包不住火的地步了。

环境与发展
环境与发展 RFI
广告

据中国媒体报道,北京城市垃圾每年以百分之八的速度增长,比当地人均收入都要高。北京有户籍人口一千二百多万,但加上外来常住人口,总人口甚至超过两千万。尤其进入新千年以来,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但市政配套服务设施的规划和投资,基本都根据一千二百多万户籍人口来制定,一旦遭遇几占总量四成的庞大而又流动的外来人口,便捉襟见肘。况且,百姓“粗放型”生活惯了,对于政府早已倡导的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大多左耳进、右耳出,总难以形成习惯。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日前向媒体诉苦:目前,北京百分之九十的垃圾为填埋处理,每年约占用五百亩土地。“处理方式过于单一,加之目前实现垃圾分类处理有难度,如果新的设施不能及时建设,四年后,北京将面临垃圾无法处理的严峻局面。

对于北京这样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采用焚烧处理,尤为重要”。然而,不仅仅北京,大陆几乎每个城市,虽然都面临垃圾的痛苦,可一提到焚烧垃圾发电,公众都强烈反对,几乎到了“逢‘烧’必反”的程度  不仅质疑项目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可靠性,甚至怀疑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背后,是否隐藏了什么人肮脏的商业利益。还有,广州市的周围垃圾问题也非常严重,同广州的GDP增速相比,增长更快的是垃圾,目前人均日产垃圾1公斤,顺德近200万的人口日产生垃圾超过2100吨。沈阳市日产垃圾超过五千吨。很多人以为倒入垃圾箱,垃圾处理的环节就结束了,而这恰恰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开始。

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垃圾问题,很多民间环保组织开始行动起来。在“七夕”这一传统节日到来前,中国著名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专门启动了名为“我们分了吧”的垃圾分类行动。其目的是号召人们不要再犹豫,真正从自我做起,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和实践垃圾分类,促进城市垃圾管理体系的完善。“自然之友”城市固废工作组的宫悦介绍说,这个行动看似与七夕情人节有些格格不入,实际上这个“分”指的是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分类投放,尤其是将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开。之所以在七夕佳节启动“我们分了吧”特别行动,是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够与爱人、家人一道,在享受甜蜜的同时,用行动关爱环境。

中国的传统在城市的飞速发展中被淡化,环境也在城市的飞速发展中被牺牲。城市遇到了麻烦,真正能解决它的只有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为了更多有情人能长久的幸福的生活在城市里,“自然之友”真诚的期待每一个人的参与和行动。“自然之友”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全国性环保组织,并在近年来成立了城市固体废弃物工作组,以推动“建立减量为本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为根本目标,在垃圾管理政策分析、垃圾分类实地调查、垃圾处理与管理专题研究、“零废弃”垃圾分类社区试点、“减垃圾”公众宣传等方面开展了多个项目和专题工作。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