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围绕中国死刑改革的辩论

发表时间:

法国的非法移民和罗姆人的问题今天(8月25日)又一次占据法国各大全国性报纸头版头条位置,迄今为止就炒得沸沸扬扬的罗姆人被遣返家园的问题还一言未发的法国总理费庸开始息事宁人。

广告

费加罗就费庸在罗姆人问题上希望既不要过分松懈也不要过分严谨;解放报明显意识到费庸总理与爱丽舍宫拉开距离,拒绝把非法移民问题当成政治工具;人道报强调萨克奇在暑假后,面对延长退休合法年龄的问题举步维艰。

中国民众越来越觉悟到自身的权利

世界报常驻北京记者佩德罗莱蒂就北京提出的死刑改革建议撰文,中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刑法修正案草案”,提出去除13个死刑罪名,这13个死刑罪是包括走私,诈骗,盗窃古物以及盗窃罪等经济罪行,中国目前刑法当中共有68个最高可判处死刑的罪名。
世界报文章写道,正值中国的司法以及刑法制度在越来越觉悟到自身权利的中国民众当中威信越来越低之际,中国提出减少13项死刑罪名,这是自从1979年以来,中国首次在刑法修正案中提出减少死刑罪名。

中国从不公布死刑和处决数据

世界报文章引述了捍卫人权组织人权观察和国际特赦对中国提出的死刑改革建议的反响,国际特赦认为,中国死刑改革不太可能减少处决人数,国际特赦还批评中国在此问题上没有透明度,而官方从不公布死刑和处决数据。
世界报文章还引述中国维权律师藤彪的分析指出,在中国目前刑法中最高可判处死刑的68个罪名当中有44项是非暴力罪行, 哪怕是将取消13个死刑罪名,还剩下31个非暴力罪行。藤彪还认为最为关键的是要改善司法程序的质量,因为正当自卫或防卫过度的无辜公民被判处极刑在中国屡见不鲜。

中国警察酷刑逼供屡见不鲜

世界报还写道,有关对中国死刑的辩论还掩盖着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警察经常性的利用酷刑获得口供的问题,今年春天一个人因杀人罪而被判处死缓后,其“被害者”却又在十年之后再现,随后被转为终身监禁的原被判死缓者后来表示是因警察酷刑而屈打成招;另外,涉嫌是重庆黑社会老大的范其钢今年二月被判极刑,其辩护律师朱明永偷偷录制了该死刑犯如何饱受酷刑的声明。

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之本

世界报接着介绍了以维权律师藤彪为首的二十几位律师发表一封致中国最高法院的公开信,公开信要求中国最高法院命令立即就非人道的酷刑问题展开调查。世界报文章接着写道,被称为赤脚律师的中国律师一旦发现公共舆论反响大的敏感案件便组织起来向当局施加压力,要求严格遵守合法程序。但是众所周知,只要司法不独立,就很难发生彻底的改变。

费加罗经济副刊就北京购入日本和韩国债务创纪录,导致日元和韩元飞涨撰文强调,中国开始将其外汇储备货币多样化。

论坛报刊登对意大利忠利保险公司董事总经理塞尔吉欧巴尔比诺的专访记,巴尔比诺强调指出,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兴起将会支持中国的国内的消费。

回声报撰文说“中国东北是中国最为俄国化的城市”,在中国,蒙古和俄罗斯草原交接的地带,一个铁路通过的边境小镇如今变成巨大的贸易十字路口,这个跨越两个世界的“边境城市”希望成为共产党中国和平崛起的样板。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