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今日欧洲

世界睁大眼睛看中国今年造航母

发表时间:

中国建造航空母舰的话题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长而日渐热闹;然而中国建造航空母舰的新闻又不可避免同中国威胁论有关。因此,中国一直把建造航空母舰视为敏感议题,既要关照强调国家强大民族自豪的宣传需要,但又显现中国军事增长对亚洲地区以及对世界并不构成扩张与威胁的谨慎。最近随着美国与韩国在中国周围的海域多次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而且中国又在第二季度经济统计里报告国民生产收入超过日本,中国应当有航空母舰的话题就更加吸引注意。中国人说的多,美国人,日本人也对此话题关注的多。一个微妙的改变在于,中国已经或多或少,如被舆论所评论地那样,主动让外界了解研制航空母舰的进展情况,而一直以来,大凡相关中国军事问题,中国都是采取保密的做法。正是这个微妙的变化,外部世界才能窥见中国建造航空母舰进展的一角。

广告

不久前,日本共同社罕见地从长江口的上海长兴岛发出报道,猜测中国开始建造航空母舰,并说建造航母的船坞就设在长兴岛上。共同社的消息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外国媒体涉及中国建造航空母舰情况现场描述最为详尽的报道。一些外国评论根据此一报道分析中国是在建造新的航空母舰,而很可能不是先前人们相信的改造前苏联退役的航空母舰。

日本记者在长兴岛采访时,访问了一名当地劳工。得到的消息说建造航母的基地就在三号船坞,因为许多建材都已陆续搬入基地,似乎建造航空母舰已进入倒数计时阶段。 共同社说,北京当局把建造航空母舰计划视为军事机密,不透露任何蛛丝马迹。但在长兴岛上,中国建造航空母舰的消息早已传遍,当地卖水果的女售货员证实,从7月开始就看到有金发的外国人在这儿出入,据说是从外国聘来的航母建造工程师。日本记者笔下的卖水果的女售货员成为好几条相关报道的题目里的人物,这些题目说,卖水果的女售货员泄露中国建造航母的天大机密。 共同社引述军事评论家平可夫说,中国建造航空母舰从外国聘来的乌克兰技术人员,已经入住长兴岛上的高级公寓,据说这是“专家大楼”,当地人谁也无法接近。

长兴岛位于长江入海口上,目前从上海市区过去,不必再搭渡轮,已有桥隧通道,车程约十分钟。岛上大小约160平方公里,人口4万人,是柑桔的产地,2006年江南造船厂移到此地后,就成为中国重要的造船基地。岛上中心是长兴江南大道,大道旁则设置了○号至四号的巨大船坞,三号被认为就是建造航空母舰的船坞。 共同社消息描写说,造船厂工作人员进出的二号船坞入口外,有一家民营的小餐馆,餐馆内一名男子说,他经常看到驾驶着八吨大卡车的司机们,把重要的建造资材,一车一车往三号船坞运。 三号船坞入口处戒备森严,门口除有大型警卫,还设置一块刻有“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招牌,旁边则是一栋25层楼高的总社大楼,但还没有看到人员进出。

当地劳工向共同社透露,现在航空母舰还没有开始建造,不过已雇用3000名劳工,其他船坞的工作人员则不准进入三号船坞。 美国国防部16日才公布的“中国军力报告”说,中国将在今年内开始建造航空母舰。共同社说,一旦中国开始建造此一大型航母,再怎么隐藏也都没有用,现在全世界就睁大眼睛,注视北京当局会在什么时候发布建造航母的消息。

就上海江南造船厂的特殊船坞,加拿大著名的《汉和防务评论》多次报道并配发相关照片。台湾《中国时报》报道,与解放军海军拥有深厚关系的江南造船集团总经理南大庆,近日接受上海《东方卫视》的《看东方》节目专访时,针对外界好奇的中国航母计划表示,由于接受中国海军的建造航母的任务,因此在工厂要准备好具备必要的能力,并已经准备完毕。

台湾报纸认为这是大陆官员第一次被允许公开表态确认航母建造消息。大陆的军事论坛也有网民引述船厂工程师消息证实称,“中国航母将于8月2日正式开工”,而最新出版的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则引述欧洲造船专家看法指出,航母将在今年内动工,目前已到最后准备阶段。《汉和防务评论》所获得的长兴岛第三军用船坞照片显示,中国武警已经加强对长兴岛第三军用船坞的警戒工作。所有通向第三船坞的出入口都已经由武警把守。报道说,第三军用船坞完全为封闭式,围墙高度达2.5公尺。巨大的龙门已经完成,上面有人进行检修作业。第三号船坞长580公尺、宽120公尺,龙门起重机至少达到600吨。

报道说,在第三军用船坞附近,若干大型货柜已经运抵。法国造船厂的专家分析汉和提供的这些照片后认为,这些货柜可能装载供氧设备、发电设备,因为焊接工程需要大量氧气,同时船舶焊接工程需要大量电力。法国、德国及意大利专家一致认为,从图片可以看出,造船厂、船坞自身的建造作业已经完成,随时可以安放龙骨。《汉和月刊》的报道指出,从附属于三号船坞的三座巨大联体式室内组装厂房的尺寸判断,中国航母建造可能以模组化分段建造方式进行,最后在船台完成总装。 位于长兴岛的第三号船坞共投资350亿元人民币,船坞由三座巨大室内组装工厂构成,外国造船专家从船坞尺寸分析认为,中国航母可能采模块化分段建造方式,最后再完成总装下水,不同于印度第一艘航母实行的传统方式。

关于上海长兴岛巨大船坞的图文报道,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建造自己的航空母舰,二是中国将要提前完成建造航空母舰。英国知名的《简氏国际海军》杂志在今年4月出版的期刊引述美国一份政府报告称,中国建成航母的雄心,在2015 年前,将不可能成为事实。其姐妹刊物《简氏军舰》编辑桑德斯也撰文分析指出,假如中国的航母舰队想具备战力,尚有无法取得特殊钢材、航母技术掌握不足、欠缺成熟舰载战机与航母船坞等重大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被称作是“四大瓶颈”。但美国《侨报》今年4月21日却在报道中提出相反的论述,该报道说,中国著名军事专家宋宜昌昨日上午在做客新华网时表示,中国造舰的速度也很快,水平也很高,中国造船工业有三个数字,一是接的订单,约7000万吨,世界第一;还有持单量,即船台上正在造的船,在5000万吨左右,也是世界前列;第三就是完工量,就是每年交工的量,目前排在第三,但整体增速非常快。这项报道引起注意的要点是,中国官方表态能够在短时间完成建造航空母舰的计划,在技术与实力方面都已经不再有问题。

中国为建造大型军舰做了很长的努力和准备。2004年7月中国中央电视台一条消息也曾引起外国猜测中国建造大型载机军舰。中国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上海宝钢5米中厚板项目通过国家验收的新闻。军事评论指出,专业人士都知道,航空母舰飞行甲板都是由大块钢板拼焊而成的,一般都是5米宽,长度不等。此前中国冶金工业水平是不能轧制出5米中厚钢板。而且全世界也没有几个国家有轧制5米宽钢板的能力。在欧美高科技禁令干预下,中国很难进口到这样的钢板。中国中央电视台指出,上海宝钢轧制5米中厚板项目的成功,不仅打破了外国的封锁,还提高了中国军用钢板特别是舰船用钢板的生产能力,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准备建造航空母舰还在于购买多艘外国退役和报废的航空母舰。中国研究不同型号与级别的航空母舰机械与技术。中国官方媒体先后透露,中国曾于1985年购买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号航空母舰,这是中国首次流露出对航母的兴趣。“墨尔本”号是一艘在英国建造的西式设计的航母,它同美国设计的军舰有着相同的特点。中国购买了前苏联“基辅”号、“明斯克”号航空母舰,但这些航母都并未作为军事用途。中国购买的少量苏联设计的航母已被改建以适应不同用途,并从中研究建造航母的各种结构问题及优化结构,其中包括1992年从乌克兰购买的尚未完工的 “瓦良格”航母,而修改乌克兰“瓦良格”航母用于训练,

俄罗斯官方报道指出,目前中国的确在引进小批量苏-33战机用于试验。有分析家认为,中国购买苏-33的深层目的不是让海军航空兵快速形成类似美俄的舰载机实力,而是通过对该机技术的研究与消化,摸清与航母战斗群有关的关键技术,从而为增强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铺平道路,可以看出这些都是中国在建造航母前期所做的诸多实际与实验型技术准备。如完全修复“瓦良格”航母的最大费用预计在20-30亿美元之间,这完全等同于建造一艘轻型航母价值;据外电分析中国首批航母纯粹是试验与现实型,它必定不会在长期远洋行为中使用。自2006年起,中国就开始与俄罗斯商讨以25亿美元的价格购买50架苏-33。有报道称,中国打算先购买 2架看看其实用性,但遭到俄方的强烈反对,谈判也因此被迫搁置。据俄方透露的消息称,购买事宜被搁置的原因是中国已经自行生产“山寨”版苏-27SK战斗机。外电曾有报道,不久前在俄罗斯莫斯科结束的国际军事博览会上,俄罗斯总理普京曾经罕见的指名道姓批评中国剽窃俄罗斯军事先进技术。

中国军方也曾披露培训50名飞行员计划,这些特型飞行员专门负责驾驶航母搭载的舰载机。2009年5月,巴西国防部曾宣布将为中国军方航母操作人员提供培训。

中国官方消息还透露,中国去年与俄罗斯协商引进了大型成体钢材锻造技术的成套设备。目前,这些设备仅有美国、俄罗斯、法国所具备。这是建造航母必须的手段与前提。印度政府也从俄罗斯采购了1500吨通直圆体钢材,用于建造新型航母使用。而对于碳素与石棉化材质,中国自身的自产能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中国与乌克兰为引进乌克兰的燃气轮机动力生产线展开多次协商,但是,目前由于美国的干涉,该项目依旧没有得到实施。而最新消息指出中国部分所谓国资企业,在乌克兰的能源与动力研发企业的控股权力上取得明显的成果,因此,建造大型燃气动力常规航母,中国不再担心动力问题。对于目前中国的弹射器研制能力,外国媒体认为中国自80年代早期购买的“墨尔本”级航母获得C9型蒸汽弹射系统,自此开始不断秘密研究,但是很可能由于技术等多种因素,中国始终没有完善关键部位的研制。

90年代初期,法国为了可以尽快打开中国战斗机引进与采购市场,将他们在欧洲没有任何订单的幻影2000、阵风战斗机销往中国。网上军事评论消息还说,法国曾经愿意免费送给中国一艘“克莱蒙梭号”航空母舰,但中国却婉言谢绝了。因为法国政府提出的条件是,中国必须从法国购买雷达和通讯系统。考虑到购买后维护航母的费用及当时的政治外交因素,中国政府最终没有答应法国人送上门的“美事”。法国军方与政府大肆对华披露美国销售给法国的用于当时安装在“福熙”号航母的C12 型弹射器,但是,最终中国依旧是引进了24架Su27战机以及其全套生产线设备,拒绝了法国人的“好意”。C12型最大弹射能力是27吨,不能用于弹射类似中国歼11B战斗机,也不适合弹射Su33战斗机,而前苏联、俄罗斯采取的一贯做法是翘板航母的飞行甲板。此外,中国一位军事专家最近在媒体透露,中国已经明白舰载机弹射器的构造奥妙。如果该消息确实,中国航母的甲板将采用美国“尼米兹”航母的水平模式,这意味着在相同的吨位的情况下,中国航母将比俄国航母有更大的装载飞机空间。

关于中国建造航空母舰的消息,还见于中国各项建造大型船坞的工业进步消息。比如,2007年4月28日,国内最大的900吨造船龙门式起重机在江苏熔盛重工公司顺利竣工,这一巨无霸正式投入使用。龙门吊跨径164米,超过标准体育场的长度;净高76米,相当于25层普通住宅的高度,整机自重就达4300吨,总造价近亿元,最大起重量可达900吨,是国内目前建成的最大起重龙门吊,由无锡大力起重机厂建造。熔盛重工900吨龙门吊的启用,刷新了这一国内纪录,在世界上也能排进前五名。江苏熔盛重工公司是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工业项目,总投资49.6亿元。全部建成后主要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LPG船、化学品船和巴拿马型集装箱船等,但是,要知道这才是可以建航母的关键,没有这个是建不了航母的!海外媒体的资料显示,中国航母的许多部件已向军方交付,例如哈尔滨轴承集团研制的舰用轴承、哈尔滨锅炉厂研制的锅炉配件、鞍山钢铁和宝山钢铁研制的特种舰艇板材等,舰载机正在研制,配套船舶、潜艇都已经开工。

中国建造航母是一个确定的事情。而建造航空母舰是不是要宣布?中国海军司令员吴胜利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曾经特别强调说,这次不会宣布,或者说不会正式宣布中国要建设航母。但很可能是用别的方式!”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在一次鲜有对外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说,中国将认真考虑建造第一艘航空母舰,充实海军舰队的问题。这是中国提高军事实力的最新表现。美国刚刚推出的年度相关中国军力报告引述消息,指出中国为实现大国的航母梦想,很早就对航母及其设计进行研究。2006年之初,中国官方的第11个五年计划中,借媒体之口即披露中国有意建造自己的航空母舰。 200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吴胜利表示:“中国将以和谐的方式发展自己的航母编队。中国现在没有航母,何时建造,需慎重考虑。中国建航空母舰还要看民意。”2009年3月,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在会见日本防务省外相时强调,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航母的大国。他认为,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空母舰。

中国官方总结的阻碍中国拥有航空母舰的困难主要有几点,第一,中国海军力量的限制。中国海军60年来的发展总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近岸防御发展为近海防御,再从黄水走向蓝水。第二是因为中国军事、工业和科技的水平限制。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军事、工业和科技的水平还不具备这种能力。第三是中国的经济能力的限制。航空母舰造价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吞金巨兽”。作为当今世界造价最昂贵的舰船,航空母舰能否得到发展,不仅仅要考虑它的服役运行问题,而且还要计算它的前期研制费用,以及舰载机的费用、人员的培训费用和它的配属舰艇的费用,再加上航空母舰的运行费用,它的全部费用将高得惊人。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中国已经初步具有了发展航空母舰的经济保障能力。第四是因为中国造船能力的缺陷。建造航空母舰,首先要具有生产能力的船厂,包括要具有能够满足航空母舰建造要求的造船坞,要有能够起吊航空母舰最大的舰体结构和其他组合部件的吊装设备等等。

现在上述这些阻碍可能都已经被克服解决,中国显现出自信与实力,开始公开谈论应当拥有航空母舰。那么究竟什么时候世界最有可能看到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下水呢?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早在2007年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的报道声称,中国的第一艘航母将在2-4年内建成服役。据汉和的分析,中国已经正式启动了航母工程。在2007年的两会期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意外证实中国正进行有关航母的研发。紧接着,中国海军一位副司令告诉一家香港媒体,中国将在2010年完成第一艘航母建造。

据统计,全世界已共有过186艘各种级别的航空母舰,但不包括护航航空母舰、直升飞机航空母舰及水上飞机航空母舰。已经退役的有158艘。目前仍在服役的航空母舰共有21艘,分属法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巴西、印度、泰国、英国和美国,其中美国拥有11艘。除了中国,美国、西班牙也正在各自建造一艘新的航空母舰。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