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京藏高速暴堵重现谁之过

发表时间:

中国八十年代开放改革之初,不少作家和诗人到西方国家参观访问,大开眼界。有位诗人回去后,兴致勃勃地写了一首抒情诗。诗名大概叫“中国的汽车在呼唤着高速公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今日中国高速增长,高速公路遍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去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同年又成了全球头号汽车市场,售出的汽车多达1360万部。但是,大堵车开始发生了。而且,在京藏高速公路上的大堵车一堵就是连续十一天,创下全球之最。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在八月大堵车宣告结束不几日,中国京藏高速公路周四再次出现新一轮大堵车。上万辆大卡车,绝大多数是运煤车,密密麻麻堵在从内蒙古开往北京的高速公路上,堵车队伍长约120公里。从中国央视提供的电视画面看,大卡车前堵后拥,水泄不通。纵观中国媒体的报道,各种形容词都派上了用场,有些以“暴堵”形容之,央视的报道说,“这条高速公路更像是个停车场”。

经过长城八达岭脚下的京藏高速公路频繁发生堵车现象,今年六月至七月情况变坏,但到八月中旬,这条大动脉给人的感觉几乎停滞不动了。据报道,从8月14日开始,京藏高速公路进京方向出现大堵车,堵车时间前后持续20几天。大堵车十一天后,情况略有好转,但从8月27日开始,又发现新一轮堵车。

上周,看来要持续下去的大堵车突然消失了,引起海外媒体的惊讶。原来,大堵车现象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主管当局疏导了京藏高速靠近北京段的堵车,方法之一就是关闭省界,不让车辆进入。结果只是将北京大门口的暴堵移到了内蒙古而已。

京藏高速公路暴堵一下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堵车现象在中国其实相当普遍。有评论说,眼下的这种大规模拥堵并不常见,但即使在最不该拥堵的时日,各条进京方向的干道上也总是能看见排成长龙的上千辆卡车。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暴堵现象呢?一种观点认为大堵车显示了中国经济高增长的阴暗面。经济扩张,货运量大幅攀升,交通流量大增,中国政府正斥资数十亿美元扩大铁路和公路建设,但还是很难跟得上需求的步伐。

大堵车现象在西方国家也有发生,但除非遇到特别强大的自然灾害,一般都会在几小时,顶多半日之内化解。发展中国家的拥堵情况最严重,这些国家买车的中产阶层数量暴增,超过了其道路建设速度。而欧美诸国是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发展交通基础设施,道路发展与汽车增长保持同步。

另外一种看法是,很多情况下,中国的公路网规模在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到现在庞大的车流量水平。虽然这次拥堵是道路建设引发的,但其根源却是全国交通动脉长期以来车辆过多。中国正在加紧建设新的道路来缓解拥堵,但恰恰是道路建设让交通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至少是暂时变得更加严重。

还有的人认为是当局管理不善造成的。北京市政协委员理纯认为,运煤车大量上路导致车流量大增也未必是京藏高速常年大堵的首要原因。凭什么只有京石高速四分之一流量、同时还有110国道分流的京藏高速会如此经常性拥堵?

还有的专家从暴堵思考中国连续性高增长能否持久的问题。华尔街日报的分析说,经历30年接近10%的年均增长速度过后,任何经济体肯定都会面临一些病痛。事实上,经济学家也经常谈到各种瓶颈,但他们就算是发动最狂野不羁的想象,谁又能够预见到上周京藏高速绵延60英里、长达11天的交通拥堵呢?这也算中国一连串超高经济数据之一,但并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大堵车是否有可能成为一个临界点或象征性事件,让人们忽然意识到中国现今的增长速度不可能无限期维持下去?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