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关注中国

徐文立:纪念辛亥革命再次走向共和

发表时间:

著名民运人士,中国民主党主席徐文立先生六月份来到巴黎,主要为筹备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全球接力活动。在徐文立先生本次欧洲访问接近尾声,就要返回美国时,本台关注中国专题节目有幸采访到了他,我们请他谈谈他的收获和感想。

广告

 徐文立,你好,这次你到欧洲来主要为筹备明年的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首先,你能不能先介绍一下,你这次欧洲行主要安排了哪些活动?

我本人是五月十八日来到欧洲,先到柏林,然后去了欧洲的十四个国家,包括原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还有北欧等欧洲最主要的几个国家,包括法国、英国、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爱尔兰、卢森堡和瑞典、挪威、丹麦。八月二十五日返回美国。这次是根据我们中国民主党全国联合总部的决定,要在明年举办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七场活动,在此之前,要有一些热身的活动,就是要把这个活动让更多的人知道。另外,大家知道,辛亥革命,它的思想源泉之一来自欧洲的人权、自由和民主以及共和宪政的发祥地所带来的普世价值。所以我到欧洲的意义就是进一步取圣火。当然,我们还会更加重视继承我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那你觉得,这次欧洲之行达到预期目的了吗?

应该说准备工作做得比较仓促,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是达到了预期目的。我们启动仪式是六月四日,在柏林墙倒塌的第一地点,就是在柏林的一个桥面上举行了点火和展旗仪式。东部以柏林为中心,西部以法国为中心。德国之后,去了法国,在人权广场搞了活动,然后也到了英国。1215年, 当时的大宪章,整个改变人类历史的签字仪式的地方,我们也去了这个地方。为什么说,达到了预期目的,一个是取了圣火,另外近距离观察了整个欧洲的社会状况,特别是东欧,前苏联阵营在演变之后的一些状况。同时也特别观察了一下北欧的社会民主主义国家的状况。当然,整个欧洲都有一种社会民主主义的倾 向,另外也对欧盟的结构方式有了深刻印象。从这几个方面来说应该是达到了目的。另外,通过这次万里行,会晤了散落在欧洲各地的异议人士,我们重建了我们的德国党部,还新建了其它几个党部,另外也组建了欧洲明年纪念辛亥革命的组委会。所以说收获还是很大,会了朋友,传播了友谊,传播了辛亥革命百年的意义。

你们这次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要通过一个全球接力活动的方式来纪念,你们主要想通过这个活动向中国民众传达什么样的资讯呢?

大家知道,中国在一百年前,在孙中山先生等人的领导之下,进行了辛亥革命,成功地结束了帝制,开创了共和的时代,当然后来有复辟,有反复,但是这样一个法统在后来的中华民国,特别是1935年,就有了一个五五草宪。后来由于抗战的原因,并没有能够真正行宪。到了1946年,抗战胜利之后,在南京举行了有各派政治力量,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在一个圆桌会议上,举行了正式的制宪国大,并产生了南京宪法。但是中共在前苏联武装的支持之下,颠覆了这个法统和政权。但是这个法统来到了台湾。然而由于台湾的特殊情况也没有执行,只是到了蒋经国先生后期,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台湾已经是两党进行轮替,人民有 自己选举的权利,每个人有自己的选票。当然,也有不尽满意的地方。但是这样一个法统得到了坚持。我们中国民主党全国联合总部认为,第一次孙中山先生开创的亚洲第一共和国为第一共和,四六年宪法,也就是南京宪法开创的是第二共和。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大陆上一党专制,台湾的共和法统则在延续,但是还不太理想,现在要开创的是第三共和。我们认为这是解决中国问题,最符合最广大民众利益而不产生更大的社会震荡的一种方式,即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或者颜色革命的方式再次走向共和。能够取得最大公约数的就是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对于当时共和宪政法统的继承。所以,我们要用这样一个方式在海外,包括在国内更唤起纪念辛亥革命薪火相传,颜色革命来实现第三共和的这样的理想。

大家知道,现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人权记录越来越差,此外,对海外的新闻媒体以及民运组织封杀得很厉害,你认为你们的这些理念能够传达到中国民众中去吗?

我们这样的做法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突破这种封锁,因为这个共产党虽然搞的是假共和,但是如果说是纪念辛亥百年的传统,从法理上和道义上它不能拒绝。所以就让我们在国内的一些中国民主党人和异议人士有一定的活动的空间。所以我们通过这样一个传递,包括我们进行的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旗帜,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传递,用这样的方式可以突破封锁,但是要完全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可能 的,只有在各种形式的压力之下,中国有了一个大转变以后才能实现。

海外民运分裂得非常严重,很多关心海外民运的人希望海外民运能够健康发展 ,你认为有没有可能海外民运整合一起,共同做些事情?

我个人认为一个政治运动,包括各种政治活动分成各种各派的政治力量和不同的诉求正是民主政治的一个特色,民主运动和未来的民主政体,它的政治光谱应该是多元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个人并不认为一定要把海外或者是国内的民运人士整合成为一个,所以我个人提出,包括民主党都可以建立一个大屋檐,在这个大屋檐下有各种中国民主党的组织,只要它遵循结束一党专制,建立一个宪政民主的国家,有这样一个基本诉求就可以了,所以并不见得非要搞成一个组织。而且,你也知道,大部分,主要的民运人物是从民主墙开始的,民主墙开始的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很多人是单打独斗,不善于跟别人合作,所以要强行把这些人捏合在一起,可能对事业并不好,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可能对整个事业反而有好处,当然我们不希望和避免这些人之间的互相争斗。这个过程当中有这些人的品质和特色所决定,当然也有中国共产党的离间,有两方面的作用的结果,不能仅看到一方面,我个人的感觉就是能和则和、不和不需要强行地捏合在一起。或者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进行合作,比如说,这次纪念辛亥革命就是采取了消除党派的痕迹。各种政治力量或者个人,以个人的名义参加到纪念辛亥革命组委会上来。再次唤醒人们走向共和,薪火相传,建立一个宪政民主中国的一种方式。所以这是一个很宽泛的,大团结的一种方式。

谢谢徐文立!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