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中国恐怕汽车生产过剩令外国汽车商担忧

发表时间:

法国工会本周二(9月7日)所举行的抗议退休制度改革的罢工游行示威成为法国今天各大全国性报纸头版头条主要内容,但是昨天的罢工日是今天报纸的印刷日,因此报亭里没有今天的法国全国性报纸,当然可以看到电子版,从相关报纸的电子版上摘录到包括有关中国的文章供大家共享。

广告

费加罗电子版头版头条认为昨天的罢工动员对总统府爱丽舍宫的压力相当大,但没有海啸般的势不可挡,费加罗强调游行示威过后,总理费庸在退休改革问题上仍然坚定不移,但是许诺要用开放性的方式对待;解放报重申工会的罢工人数统计数字  在全法国各地有两百七十万人走上街头抗议示威,解放报强调“全额的抗议示威”今天迫使萨克奇发表讲话;回声报的头版头条与解放报同出一辙,强调强大的罢工示威动员催促爱丽舍宫妥协;十字架报也看到政府在退休改革问题上作妥协的时刻已经到来:论坛报疑问道:在退休制度的改革问题上政府还有反弹的余地吗?

外国汽车商恐怕中国人放低对车辆的需求

世界报就中国恐怕汽车生产过剩撰文指出,中国当局对外国汽车商增加投资担忧,中国2009年销售汽车一千三百六十万辆,成为全球第一,但是很快供应可能会超过需求。

世界报电子版文章引述一位中国计委高级官员陈斌在天津举行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国际论坛上的讲话说,全中国汽车产量到2015年之前将高达三千一百二十万辆,为了避免汽车生产过剩,地方政府应该结束鼓励汽车生产的税务或是资金优待措施。

世界报文章继续写道,恐怕看到中国市场象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的美国和欧洲的汽车生产过剩倒是让外国汽车商担忧,原因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目前的一个主要的火车头, 世界汽车市场销售去年严重放慢。
全球的汽车制造商的生存依赖汽车的配备率和中国的新生中产阶级的需求。两年前,一千个中国人拥有三十四辆汽车,一千个法国人当中有六百人有汽车,而在第一次买车的中国人当中,新车占百分之六十,有车族的中国人平均年龄在三十五岁,而有车族欧洲人平均年龄接近五十岁。西方汽车制造商希望在满足中国中产阶级的车辆需求的同时,避免车辆进口的昂贵费用,因此西方汽车商以及日本和韩国汽车商都纷纷在中国建厂,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和中国东风也决定将建新厂,预期今年的销售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三十,达三十五万辆;中国今年上半年已经成为德国大众的第一市场,销售超过一百万辆大关。

中国资源运输量日益增高

十字架报就8月24日在北京以北,从内蒙到北京的G110号国家高速公路的堵车撰文指出,上万辆卡车摆起上百公里的长龙阵无法前进,简直可以说成是把高速公路变成了巨大的停车场,这一惊人的景观图像传遍全球。十字架报同仁马洛维奇强调,除去这一史无前例的景观,公路和交警当局疏导艰辛,运输车辆如此集中则象征着中国公路系统,特别是河北省,内蒙和北京的交接地带等某些战略交通要道拥挤不堪。十字架文章认为京藏公路拥挤的原因至少有二,一是经济增长需要的资源日益增多,二是内蒙的煤炭生产增加百分之37,再加上重金属,水泥,钢材的需求,因此可见,中国基础建设需求的范围之广泛。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