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华世界

书法家范文通介绍中国范仲淹研究会

发表时间:

听众朋友,当您收听到本次广播的时候,我们节目的主人公:现年六十五岁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范文通先生已经圆满结束其在欧洲历时三个月的探亲访友活动返回中国。精通文笔字画的范文通先生是中国历史上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第二十九代后人,范文通先生目前也是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就此,本次《中华世界》节目就请范文通先生,介绍一下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的情况。

中华世界
中华世界 法广 RFI / Monde Chinois
广告

法广:范先生您好!
范文通:你好!

法广:提到北宋文豪范仲淹,大家都能立即想到他在《岳阳楼记》中所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忧国忧民的情怀。范仲淹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华人中都是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能否首先介绍一下您与他之间的渊源?
范文通:“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是中国历代所敬仰的一位伟大人物。河南省南阳市的邓州有一个花洲书院,这是范仲淹当年在邓州做官时所办的。在上个世纪,花洲书院变成邓州第一高中中学。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他们的一个老校长写信给我,说要恢复花洲书院。为什么要恢复花洲书院呢?因为在宋庆历六年九月十五号,范仲淹在花洲书院的春风堂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他们要恢复,我也主动积极地和他们配合。在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的配合下,花了几年时间,恢复了这个著名的书院。到了2006年,在官方重视下,在北京成立了范仲淹研究会。会长现在是清华大学传媒学院院长、著名学者范敬宜先生。范仲淹研究会是称为有法人代表的一个中国全国性的学术机构。孔子现在还没有研究会,只有基金会。范仲淹研究会成立以来,每年开研究范仲淹的国际性论坛,在北京、在杭州、在河南都开过国际性的学术研究会。在中国江苏、甘肃、河南、山东等地,也都成立了范仲淹研究会。现在还有范仲淹后人发起的中国范氏宗亲会,现已是一个国际性的宗亲会组织。。。”

法广:大家知道,北宋时代的范仲淹在他的生活背景时代,是当时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那现在研究范仲淹是否与中国官方推动孔学有一定的联系呢?
范文通:“我认为,应该是有一定联系的。众所周知,孔子是中国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孔子的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推崇。孔子的民本思想影响了范仲淹。所以,范仲淹的政治生涯当中,体现的民本思想就在他的《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在不同场合,不同政治派系,都能够做为指导行动的准则。清代顾炎武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这两句话,仅仅是在说,国家危亡的时候,做为公民要挺身而出。而范仲淹的两句,思想境界就非常高。应该要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要以先人后己,先国后己,先考虑国家和人民。这就与孔子的民本思想有直接联系。”

法广:范仲淹生活的时代背景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请问当前研究范仲淹的着眼点是哪方面呢?
范文通:“我们知道,孔子的儒家思想、民本思想,通过孟子、曾子等人的总结与发扬光大。他正确思想的部分,历代一直有人继承。范仲淹是一位著名的代表。儒家学说通过汉代董仲舒白虎观会议以后,对孔子的学说就有了歪曲。造成人家对真正的民本思想产生误解。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八个字,到董仲舒时代就成了三纲五常。孔子的本意是:君要有君的样子,做为一国之军,是领导人民的领袖;那么臣就要起到做臣的义务,要有臣的本分;做父亲的,要做好教育子女,做家长的本能工作;做子女的应该孝顺父母。这样一个社会安序和谐的观点,到董仲舒就变成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完全曲解了孔子的本意。到了宋代,程朱礼学更加是变本加厉,变成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样就完全曲解了。而范仲淹基本上吸取了孔子对社会民生积极的、有重大影响的民本思想。这就是上面我提到的他的两句名言,这就是他的代表。”

法广:中国现代史上,领导层曾在国内发动过批孔子的运动,这与当前在国际上推崇孔子是否存在矛盾呢?
范文通:“我认为应该没有矛盾。中国社会延续了几千年。儒家学说-特别是孔子思想应该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上世纪1919年的‘五四运动’,当时一些新兴知识分子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个口号应该说是对的。要打倒的不是真正代表孔子儒家学说的,类似民本思想的一些正确伦理道德观点,而是曲解的,象鲁迅笔下《狂人日记》中的吃人封建礼教。这是应该打倒清除的。但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社会在不断变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没有很好的总结、区分孔子真正的思想和后人掺入的内容。当前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就是要通过整理总结范仲淹的一些思想,以进一步挖掘、体现孔子儒家学说的民本思想。”

法广:您的先辈范仲淹,谥号"文正",这似乎与您的名字"文通"给人一种承前启后的感觉,请问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另有典故呢?
范文通:“因为我们家庭,在父亲辈和祖父辈中从事科技的比较多,到了我这辈是‘文’字辈。希望能够在文化方面多学一点,所以起了这样一个名字。查了中国有关的书籍,‘文正’、‘文功’、‘文通’都做为一种谥号,是对老祖宗的敬仰,所以,我也为此感到自豪。”

法广:感谢范文通先生接受采访。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