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今日欧洲

中国的高铁四纵四横伸向世界

发表时间:

连续几天,欧洲以及世界各地的媒体多有关注中国的高速铁路出口冲击。但鲜有报道谈论中国的高铁远大的战略构想。中国国内发展高铁,已经成为抵御经济危机拉动国民生产的良丹妙药,结果自然是不期然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路程计算排名第一的国家。

广告

但中国的高铁战略,在国内要形成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交通网络。四纵四横指的是中国政府最近提出的国内建设高速铁路的战略目标,即到2012年底,中国将超越日本和德国等高铁起步较早的国家,成为全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而到2020年,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建成四纵四横贯穿全国,总里程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

与泰国合作开启中国高铁对外扩张的新一波冲击

但随着泰国政府9月份批准与中国联合建设该国第一条高速铁路项目计划,已经有经济评论指出意味着开启中国高铁也是以纵横势态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张发展的新时期。尽管泰国与中国合作建设高铁的计划还需要议会批准,一般认为,这个合同已经基本成为中国囊中之物。按照泰国政府高级官员透露,该项目将包括三条以曼谷为起点的高铁,耗资将达96亿美元。由此开启的中国高铁扩张走向世界新一波冲击,引发新的议论纷纷。
因为紧接着就是巴西的高铁计划引起市场骚动。巴西高速铁路项目将连接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预计工程将从2011年启动建设,工期最长六年,到巴西举办奥运会前至少部分竣工投入使用。该项目总投资约188亿美元,其中巴西政府出资113亿美元,剩余部分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这个项目正式竞标将于今年12月16日在圣保罗开始。投标成功者将负责铁路建设、运营和维护,并获得40年铁路经营权。举办2016年奥运会的巴西,建设高铁的决心很大。
12月竞标让世界高铁与中国再一次展开激烈的争夺。但在此之前,中国于北京举办世界第7届高速铁路大会。这是第一次由欧洲以外的国家举办这个专题世界大会。中国仅仅在三四年前还根本与高速铁路影响无缘的国家,居然成为这个科技与经济实力项目会议的东道国,加剧了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与评论。
未来十年世界高铁频繁立项市场广大

未来10年,将是高速铁路成为世界经济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世界各地加速发展高铁技术,为这样的市场和竞争提供了机遇。据不完全统计,到2020年日本新干线高铁将从2009年的2500公里增加到5500公里。欧盟将从2009年的6000公里增加到8500公里。如果算上美国,仅这三家的高铁新增里程就将达到6000公里。此外,韩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土耳其、越南、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等都已开建高铁或者把高铁建设提上日程。

中国被认为后来居上,已经插足世界高铁市场,并且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竞争的对手自然是高铁创造史上开路先锋法国,日本,德国以及加拿大。中国将以四纵四横战略目标打败先前被认为是老师的国家。尽管后起的中国高铁在全球高铁市场中会受到同行非议,但世界大多数国家现在对中国高铁技术更多的是高度认同,目前,中国企业在境外承揽的铁路项目涉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同金额有260多亿美元,其铁路装备已出口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美洲等30多个国家。

路透社新近的报道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中国研发出全球速度最快的铁路机车。低廉的建设成本及成熟的高铁技术,使得中国成为全球高铁承建的强有力竞争者。

中国寻求合同遍地开花

中国官方的消息确定中国已经与美国、俄罗斯、巴西、沙特、委内瑞拉等国家达成了合作建设高铁的意愿,这些国家希望中国参与他们高铁建设的合作,部分合作项目已取得重要进展。中国还与缅甸、波兰、印度和中亚部分国家达成了合作发展铁路的共识。

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或者参与的部分高铁项目可以说首先有委内瑞拉迪纳科到阿纳科高铁项目。该项目由中国中铁总承包。全长471.5公里,为双线电气化铁路,预计2012年完工。中铁公司负责该铁路工程的设计、采购和施工。按照合同,中国还将与委内瑞拉铁路局将成立货车车辆组装厂、轨枕生产厂、道岔组装厂和钢轨焊接厂共四个合资工厂。中国将对委方进行技术转让。

值得强调的是,该项目采用中国的技术标准,主要工程材料、机车车辆、工程设备和施工设备都从中国进口,项目合同总金额75亿美元。一些消息透露中国提供的高铁项目资金将有可能部分换取该国的能源。

其次是土耳其安卡拉连接伊斯坦布尔高铁项目。高速铁路计划全长158公里,中国铁建为项目牵头单位,两家土耳其当地公司负责土建工程施工,中方负责轨道、四电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项目总金额约12.7亿美元。

中国与委内瑞拉和土耳其高铁合作示范效应

外国评论认为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总承包或牵头承建的委内瑞拉和土耳其高铁项目,将是中国企业的试验田,有望为今后中国高铁技术出口带来重要的示范效应。

再就是沙特阿拉伯麦加至麦地那高速铁路项目第一标段。该合同总金额约为18亿美元,其中公路桥27座,骆驼通道13座,涵洞320座。由沙特拉吉赫工程集团、中国铁建旗下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法国阿尔斯通公司承建。

路透社报道的一些有意兴建高铁的部分国家及项目进展主要有巴西美国与俄罗斯等等。巴西高铁项目连接巴西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预计工程将从2011年启动,项目建设约需188亿美元投资。项目正式竞标将于12月16日在圣保罗开始,投标成功者将负责铁路建设、运营和维护。目前已表示参加投标的有中国、韩国、日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以及西班牙等国企业。

美国的高铁建设计划让高铁市场集体振奋。2010年1月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联邦政府计划投入80亿美元建设全美高速铁路网。美国还将在31个州新建13条铁路,最终建成一个连接各主要城市的全美高铁网。不久前到中国访问的加州州长施瓦辛格不仅肯定加州建造高铁计划,而且还力邀中国前往加州投资竞标。

实际上中国铁道部已派出项目协调组到美国考察,组织相关企业积极参与项目竞标,并与加州高铁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中国铁建已在美国建立子公司,注册资本金300万美元,经营范围包括在美国开展高速铁路工程承包。

俄罗斯也计划建设高速铁路网。根据2020年俄罗斯高速和超高速铁路网建设计划,到2020年俄罗斯将建成1,500公里的超高速铁路。 2009年10月,在中俄总理第14次定期会晤期间,中国铁道部与俄罗斯运输部就高铁项目合作达成共识。

阿根廷的高铁计划也引起市场关注。今年7月,中国与阿根廷两国签署了价值100亿元美元的铁路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将在2至5年内分别投资阿根廷10个铁路项目,包括铁路线路和相关设施建设。

在上述计划中,中标或竞标的项目里,可以说有中国以及其他几家高铁强有力竞争者。但不容怀疑的是,中国从此成为法国德国日本最大的竞争者。中国从一个高铁的进口国一跃成为高铁出口国,短短的几年让老牌高铁国家吃惊不已。

中国高铁黑马的轨迹

中国经济评论引述咨询公司劳氏船级社铁路亚洲部董事总经理伊恩•卡迈克尔分析总结说,就在3年前,中国企业还不具备本国铁路系统众多组成部分所需的技术,例如信号系统和高铁技术,但随着中国企业获得这些技术,关系就发生了转变。现在中国企业占据了上风,欧洲企业若想竞争就必须合作。尽管欧洲厂商抱怨,他们根据北京方面的要求向中国企业转让了技术,现在中国企业却利用它们的技术,与它们在国际市场、甚至在欧洲本地市场展开价格战。

中国是在2004年才决定由铁道部作出引进德国和法国等国外高速列车。短短6年间,中国高铁已经从“引进、消化、吸收”的起步阶段,进化到向外输出阶段。2009年,中国高铁走出去开始了世界市场的征战。

中国高铁的优势是以铁道部为主导、以铁路关联企业联盟为主体,加上中国铁路产业集成强大。今年年初,中国铁道部就已经专门成立了中美、中俄、中巴、中沙、中委、中缅、中吉乌、中波、中印等境外合作项目协调组,组织国内有关企业开拓境外铁路工程承包和装备出口市场。中国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946项专利的实力,扮演着世界高速铁路行业黑马的角色,从引进技术到吸收创新,高铁核心技术也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资本。

中国官方的报道都把2004年6月17日作为中国高铁发展的里程碑日期,因为这一天中国明确第一项对外招标的高铁项目投标主体是国内企业,但它必须取得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中国提出“三个必须”:一是外方关键技术必须转让,二是价格必须优惠,三是必须使用中国的品牌。
  
利用竞争巧获尖端技术

在这一轮投标中,对中国市场的竞争,使得相互竞争的外国企业将7项高速列车的关键技术转让给中国厂商。由此法国阿尔斯通赢得了6.2亿欧元的利润。按合同法国为中国提供并合作建造60列电动车组,但保证中国国产部件达到65%。而随后德国西门子也通过向中国转让了总成、车体、转向架等9项关键技术,获得了向中国提供60列高速列车的订单,价值6.69亿欧元。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先后从世界先进的高铁制造公司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而在吸收了4家国际先进企业的技术之后,也为中国高铁自主研发奠定了基础。

路透社评论说,短短几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的成功示范效应。中国用低廉的建设成本吸引了全球目光,相当多国家开始寻求与中国合作建设高铁。

不过因为中国在高铁电气设备及通讯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短板,以及运营经验的缺乏,中国在面对日法等国先进企业时,总承包能力稍显薄弱,估计铁路基建和机车等中国的强项会成为出口的先锋。

经济预测2020年前海外高铁投资将超过8,000亿美元,带动其它产业创造的市场规模达7万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的投资额为1,650亿美元,整个市场规模为1.5万亿美元。

世界银行近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技术及知识移转,再加上累积兴建及营运数千公里高速铁路的经验,让中国拥有了最先进的铁道产业。在其他国家引进高速铁路时。这应当会让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

中国铁路用三年时间跨越了一些先进国家三十年时间走过的历程,以中国速度步步逼近并超越了世界速度。中国现在还要稳步的向世界推进四纵四横高铁网战略目标,争取让中国制造的高铁通向世界不同的角落。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