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从 “放不放人”到“道不道歉”——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争议的实质

发表时间:

钓鱼岛撞船事件引发的中日纠纷并未因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获释回国而得以平息。在北京抗议“日方的行径严重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和中国公民的人身权利”,向日本提出“道歉和赔偿”的要求后,东京政府上下一致,同声拒绝。先是外务省发表声明,今天日本首相菅直人亲自表态说,事故发生地是日本的“固有领土”,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对中国谢罪赔偿。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从“放不放人”到“道不道歉”,中日对峙的实质日益明朗,这里涉及的是领土之争,是司法权之争。不少中国民众把昨天詹其雄的平安归来视为“抗日”的一次胜利,但一些分析家却暗示,如果说中国渔船前往钓鱼岛是又一次保钓行动的话,这一步走地失算,实际是往对方囊中送去一棋,因为这给了日本一个在有争论海域行使其司法权的机会。

我们再次回顾这次撞船事件。9月7日,中国渔船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艇在中国称为钓鱼岛、日本称为尖阁岛的附近海域发生碰撞,日本海上保安厅在第二天宣布逮捕詹其雄。9月10日,石垣法院批准那霸地方检察厅石垣支部以涉嫌妨碍执行公务为由拘留詹其雄10天的申请。其后,詹其雄被移交到石垣地方检察机关。9月19日,石垣法院批准延长詹其雄的拘留期限到29日为止。直到9月24日,那霸地方检察厅宣布不予起诉,释放詹其雄。詹其雄终于获释,但宣布释放决定的机构不是日本外务省,而是日本检察厅。从逮捕、拘押到释放,日本慢条斯理地走完一个完整的司法流程,成功建立在钓鱼岛海域行使司法权的案例;日本首相菅直人斟字酌句对詹其雄的释放这样表示说:“这是检察当局针对事件的性质作综合考虑,根据 国内法令谨慎作出的判断。”因此,日本“放人”看似外交上的让步,实际是司法权上的进步,这也是中国政府在迎接詹其雄回国后仍然穷追不舍,拒绝接受日本的这一所谓司法决定而要求道歉和赔偿的原因。但如果说“放不放人”犹可商议,“道不道歉”看来是难以妥协。

美国的介入使得亚洲棋盘上的棋局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在中国对南海主权问题显示越来越强硬的立场之后,华盛顿表示出对越南等其它抵制中国对南海主权要求的国家的支持。中日钓鱼岛撞船纠纷发生后,美国先是援引保证在日本所辖领土受到武装攻击时保护日本的美日《安保条约》称,钓鱼台列岛属于《安保条约》适用对象;其后又在昨天与东盟的峰会中,重申美国在亚洲扮演着重要角色,表示与东盟各国联手遏制中国的态度。

中日两国政府对峙陷入僵局的同时,民间的较量日益激化。在宣布释放詹其雄之后,不少日本媒体指责政府屈服于中国,且不论媒体的用意何在,这些言论显示了日本警惕中国,不愿向北京示弱的民心所向。另外,东京方面更是加强对东海油气田海域的监控。而在中国,香港200名市民今天由遮打花园游行到日本驻港总领事馆抗议,要求日本就扣留中国船长詹其雄,作出道歉及赔偿。除了中国官方宣布的数项反制措施,冻结了双方部分的政府间来往,有迹象显示,中国方面更暗自为双边经贸往来设置了些障碍。首先受冲击的是稀土,这种日本高端科技产业必不可少的原料,看起来中国已经中止了对日本的稀土出口。根据日本《读卖新闻》今天的报道,中国部份海关出现对出口到日本和进口自日本的商品加强检查的现象。据悉,上海海关当局数天前通知日本主要的运输业者,要提高对进出产品的抽样检查比例  通常只有的30%抽样检查将提高至100%;福建、广东和辽宁等地的海关也采取了类似的举措。

这次中日关系在钓鱼岛上的再次“触礁”引发了2006以来两国之间的最激烈对抗。两大亚洲经济强权时常擦枪走火的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冲撞是否可能带来实质的碰撞,从而为理性解决两国争议、寻找和平稳定、持续发展关系的建立提供契机?我们期望的是,为了这样契机的到来,中日两国不需要付出大伤元气的代价。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