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时事观察

建国庆典 嫦娥奔月

发表时间:

广告

中国建国六十一周年庆典上最精彩最令人期待的火树银花,莫过于“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的发射。今天傍晚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预订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这位重约为2480公斤的嫦娥,将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的帮助下用大约 120小时直飞月球。

“嫦娥二号”肩负重任,它需要获得更清晰、详细的月球表面影象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验证“嫦娥三号”任务的部分关键技术,为“嫦娥三号/四号”探测器实现月面软着陆积累经验,同时深化月球科学探测。

按原先一箭一星备份产品的设计和准备,“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孪生姐妹,但此后考虑到探月二期工程需要攻克的诸多技术难关,“嫦娥二号”被改造为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据悉,较之于“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的技术在六个方面实现了突破和创新:

第一:“嫦娥二号”突破运载火箭直接将卫星发射到地月转移轨道的发射技术,将进入奔月轨道的时间缩短了一半。我们知道,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 发射升空后,先是到了地球附近的过渡轨道,此后再利用卫星自身推力进入到地月转移轨道,为此一共用了近14天的时间,而“嫦娥二号”不再绕着地球兜圈子,它将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至近地点高度两百公里、远地点高度约四十万公里的工作轨道,这只需5天就能完成,可以说是实现了地月之间的“直航”。因此,“嫦娥二号”需要更强大的运载火箭推力,而增添了2个助推器的“长征三号丙”可望胜任。

“嫦娥二号”采用的第二项新技术是高灵敏度X波段深空应答机。X波段测控体制将在探月二期工程使用,而“嫦娥二号”要首次使用X频段以进行先期验证。相比“嫦娥一号”任务中使用的S频段卫星测控网,X频段无线电传输信号频率更高,远距离测控通信效果更好。

另外,“嫦娥二号”将验证距月面100公里近月制动的月球轨道捕获技术。相比于“嫦娥一号”在距月面200公里处被月球捕获,“嫦娥二号”将在距月面100公里处进行制动,这是对卫星制动控制精度的一个挑战。验证100公里×15公里轨道机动与飞行技术是“嫦娥二号”另一项任务,“嫦娥二号”的环月轨道将从“嫦娥一号”的200公里×200公里调整为100公里×15公里的椭圆轨道,因此需要验证这一轨道机动与快速测定轨技术。

“嫦娥二号”的技术提高还体现在其装备的摄像设备,与嫦娥一号携带的CCD立体相机不同,嫦娥二号卫星安装了490N发动机监视相机、定向天线监视相机及太阳翼监视相机这三台监视相机与一台降落相机。相机分辨率提升17倍,传输速率提高1倍。带着更加先进的设备,“嫦娥二号”将在100公里圆轨道和100公里×15公里轨道的近月点处,将对二期工程的备选着陆区虹湾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

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启动的嫦娥工程是中国首个探月工程,这一预期二十年的探月工程总共分“绕、落、回”三阶段。首先是发射绕月卫星;预计在2013年,中国要发射无人探测装置并携带“月球车”,实现月面软着陆,进行自动巡视勘测和建立太空天文站;最后在2017年,送机器人上月球建立观测点,并取样回地球。在“绕、落、回”三步中,嫦娥二号的发射仍处在“探月”阶段,尚不具备“落”的条件。嫦娥工程只是在为中国的太空人登月计划做准备,中国计划在2025年把太空人送上月球。

据法文媒体“今日中国”报道,清华大学航天研究中心副主任付松表示说,中国人登月在技术上已不成问题,现在只是一个政府意愿的问题。探索月球,这只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一部分,带着在五年内发射火星、金星探测器的目标,中国人的视野已越过月球,向更遥远的太空眺望。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