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巴黎华人

几百中国人在巴黎捡破烂(二)

发表时间:

广告

《巴黎人报》9月27日以两版篇幅刊登一条与华人相关的社会调查文章,题目是:“中国人在巴黎捡破烂”。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这些中国人一天的活动,从早上5点多到8点,他们到巴黎富人街区捡垃圾,周末两天和周一上午到巴黎和郊区接壤的地区摆摊出售。一般法国人无法理解的问题:为什么这些中国人不远万里来法国捡破烂?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巴黎人报采访了他们中的三位:宋先生、孙先生和王太太。这三位中国人来自中国的河南和沈阳等地。来法国前,他们尽管没有指望来巴黎淘金,也都没有想到会在巴黎的街上捡垃圾。而为了接济家中的父母,支付孩子的学费,他们却不得不继续在巴黎的垃圾桶里淘“金”。

40多岁的宋先生穿着一双显眼的法拉利红鞋,背着一个名牌挎包,他告诉记者说:这些都是他从富人的垃圾桶里捡到的。他来自中国穷困省河南,以前是农民。他今年春天坐飞机来巴黎,他以自己的住房作银行抵押借款1万欧元给蛇头办了一套假材料,得到法国旅游签证。宋先生对记者说:如果现在被法国驱逐回国的话,他就自杀,因为回国就不能还钱,就对不起家人。这个星期六他卖出去一些眼镜盒,一个上世纪制造的随身听,一双金色的耐克鞋。宋先生说他每天吃一顿饭,每个月给在农村的父母、读高中的儿子和六岁的女儿寄200到300欧元,这笔钱在中国用算不少了。宋先生每个月给家里打一次电话,每次都会伤心落泪,因为他来巴黎前想像能在餐馆找到工作,但现在餐馆用人都要有合法证件。不过,宋先生并不抱怨自己的命运,在法国还能吃上肉,比在中国时要强。他每月花100多欧元和三个中国人合住一间房,他不想让记者看看他的住所,因为条件太差。

48岁的孙先生一个人在法国五年了,他没有告诉在国内的20岁和22岁的两个儿子他在巴黎捡垃圾为生,他怕儿子知道了会受不了。他只说他是在户外工作。孙先生原先在一个空调公司里作技术工作,工资3000元,要支付儿子上大学的费用。在法国,孙先生宁愿捡垃圾,也不愿在中国餐馆打工,因为在中国餐馆干活更累,不能休息。但孙先生每天早上捡垃圾的“长途散步”对他腿上的静脉曲张病还是挺痛苦的。在回答记者问题的同时,宋先生也问记者能不能为他办证件,他表示对在巴黎的生活失望。

2006年来法国的王女士今年46岁,以前是沈阳工厂的工人,她的丈夫和上大学三年级的女儿都在中国国内。非法移民来法国的头两年,王女士在美丽城的一个法国人家庭看小孩,自从这家人决定不用非法移民之后,王女士就开始捡垃圾,几年来她每季度给家里寄六、七百欧元,使她的母亲可以买药治病,女儿可以上学。王女士说:法国警察并不太管他们时,他们的日子比在中国东北时要好过一些,但现在情况相反。王女士一边担着心,一边兜售一只高压锅、一只大汤勺、一只电视遥控器和一顶还有着主人姓名的中国制造的帽子。

《巴黎人报》在采访以上三位中国人的文章旁边,刊登对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主任研究员Emmanuel MA MUNG的采访,他认为:中国人在巴黎捡垃圾是最近出现的现象,是最近几年经济危机劳工移民现象的延伸,新移民在通常由其同胞开设的工厂餐馆里找不到工作,这些老板受法律制约不能雇佣没合法证件的劳工。外国移民在来法国前都以为无论如何也能找到生活出路,对他们来说,捡垃圾是降低了社会身份,其象征意义非常强烈。虽然生活条件比中国还不如,但这些移民还抱着改善生活或者回国的希望。他还分析说:中国东北等地移民和浙江移民不同,他们没有移民的历史传统,和法国也没有接触,但这些人一般受过教育,曾经是技术工人,都是极其有办法和极其机灵的人。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