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张健:诺奖是国际社会对三十年来中国自由民主运动的一个总结

发表时间:

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中国异见人士刘晓波的消息,在全球引发热烈反响。我们在今天的本节目中,请来目前旅居法国的中国异见人士张健,请他来谈谈相关问题的看法。

广告

近年来,中国异见人士的名字不断出现在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的名单上,今年,这一奖项终于被刘晓波摘取,张健认为:

刘晓波是我十分尊重的一位中国异见人士的前辈。我们在1989年天安门广场上就已认识。89年我流亡到法国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08年11月22日我在法国取出了身上的子弹这一天,刘晓波专门给我打来电话,当时他对我说:我也要做一件事情。后来表明,他指的是08宪章。公布之后,他很快就被抓捕。可以说,08宪章是我们中国异见人士一种和平、理性、非暴力精神在中国社会展现的理念和想法。但是,作为一名温和派的异议人士,刘晓波被捕并被判处十一年徒刑超出我们的想象。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国际主流社会、包括广大的民间社会和知识界对中国自由民主运动三十年的一个总结。正如刘晓波所说,这一奖项是给六四亡灵的。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真的也是众望所归。当然,刘晓波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诺贝尔和平奖所给的,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它所给的,恰恰是我们每一个都有缺陷的人。但是,他们的所有优点都继承了诺贝尔奖的核心。就是我们在追求一个真正的自由、平等、博爱和谐的社会。

经过多年的争议,刘晓波成为除达赖喇嘛以外的首位摘取和平奖的中国异见人士,这将对中国的维权运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从1979年至今三十多年维权的过程中,中国争取自由民主的过程中,特别是1989年以来,由于中国经济和整个国际社会的发展,西方社会在人权方面一般都采取随进的政策。这种政策使得中国随着其经济的发展,向国际社会推销自身发展的模式,很少再有人关注中国人权的的状态。中国国内外从事民主运动或维权运动的人士甚至遭到一些人的耻笑。这是一种非常不正常的现象。今天的诺贝尔和平奖以这样一种巨大的道德之心的形象出现之后,让所有海内外的人都应该思考一下,在推进中国民主运动的过程中,我们都作了什么?也让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改革非常滞后、特别是人权状况非常落后、甚至非常严酷地被辖制的情况下,进行思索。这样的一种发展模式最终是无法溶进国际社会的。

如何看待北京政府在获悉刘晓波获奖后的立场?

中国的立场是一贯的。但有一点值得注意是,北京第一次使用了“异议人士”的字眼。过去一贯使用的是“罪犯” 、“六四暴徒” 、“暴乱分子”等用词。另外,诺贝尔和平奖今天所获得的,我们看到的是全世界的效应,各国的首长都在关注的事情,是要求释放刘晓波。释放刘晓波,实际上是希望释放中国所有的政治犯,中国的政治民主要开放一些。这种国际压力是很大的。诺贝尔和平奖就像一枚原子弹,中心爆炸开来,后续的效应在中国将是很大的。温家宝总理有许多讲话,也期待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应该顺着这个潮流而走。包括中国共产党人,我想没有理想也许还应该有希望。如果逆着这个潮流而行,最后的结果将不言而喻。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