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与改革问题

发表时间: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听众朋友,为期四天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闭幕,讨论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中共未来五年的施政蓝图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措施定调。按照惯例,会后还发布了会议公报,强调了改革问题,其中还提到“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受到各方的关注。

此前,一些中共领导人也曾多次谈及政治改革问题,但又不了了之。最近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纽约与华文媒体座谈时,也再次强调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温家宝当时表示,“经济体制改革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不会彻底取得成功,甚至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得而复失。”他说,“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最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各项自由和权利。就是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就是要有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使人民能够更好的发挥独立精神和创造思维。就是要使人,能够得到自由和全面发展,这应该是民主和自由的主要内涵。”

此次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上述这些似乎把所有的改革事宜都廊括进去了,有关“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一点,有媒体称,这是第一步。但要提出如何“积极稳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则是另外一个任务,应当会在未来某个适当的时期提出其具体内容。

对此,联合早报的文章指出,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前,对改革的讨论出现内外大热;而在中共十七届五中之后,对五中的改革之论,会有人大失所望,也会有人继续热望。 文章说,按五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对“十二五规划”建议稿中,没把改革提到特别的重要位置,也没有对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有新的提法,更没有宣示全面改革要拉开帷幕。 但与之同时,五中全会公报中又有一段专门在谈改革,这似乎显示,正式的建议稿中会有专门的部分谈改革,改革仍是中国未来五年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在中共五中全会后,改革究竟是冷了、还是热了,先得看对改革如何论述。中共五中全会公报中,改革确实著墨不多,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部分,紧接著主题和主线,放了“深化改革开放”六个字。再一处,就是在文化发展段落之后,独立一段,以“全会强调”谈改革。接下来,是对不同改革类型戴上帽子,经济体制改革是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继续积极稳妥,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是要加快推进。还具体点出了一些改革,包括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等。于此可以说,中共五中全会的定论,改革也很重要,所以要“强调”,还有专门的讨论部分。但改革现在又肯定不是头等大事,而只是实现主题和主线的“动力”了。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中国媒体提到,例如,如果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改革不到位,民生之诉求何以畅通;如果行政体制改革不力,政府公共服务何以亲民和高效;如果教育不公平、住房和医疗保障不健全,孩子、房子和就医的压力会使改善民生的成果得而复失;如果法制不彰,野蛮拆迁和维权无门将使民生成为一面纸壁沙墙;如果那些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歧视性的制度安排仍然存在,民生改善的新苗就得不到阳光雨露和出头机会。法新社的报道指出,根据瑞士信贷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10%最富的人的收入相当于10%最穷的人收入的65倍,中国的社会贫富悬殊差别巨大。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