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五中全会公报对政改轻描淡写遭质疑

针对外界普遍关注的政治体制改革议题,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只有一句话提及,而且使用了“积极稳妥”这一具有很强保守色彩的用语,这让许多之前对此充满期待的中国网民极为失望。

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 S.Lagarde / RFI
广告

那么,什么叫做“积极稳妥”呢?有分析人士认为,所谓“积极”表明的是态度,相当于说,这件事很重要,我知道了,我会重视它的。而“稳妥”则表现了某种矛盾心理,也就是说,这件事虽然重要,但却有可能导致“不稳定”,因此在推进的时候必须防止顾此失彼。

中选网上专栏作者丁咚的文章说,由此可见,在五中全会上,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部分歧依然很大,未能取得任何突破,那些希望维持现状以及渐进改革的主张再次占据了上风。尽管中国领导人在会前曾就推进政改多次表态,表明高层对此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同时也体现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时代的呼唤和民众的期待。然而,此次中央全会却并未如公众所预期的那样,在政治领域的改革方面提出任何具有实质性的新观点和新措施。文章最后强调说,针对政治体制改革,五中全会发出的一个明确信息就是:必须确保中共领导之下的政权稳定,这就是底线,不容触犯!否则,就宁愿悠着点儿……。

综上所述,学者木然的文章点评说,政治体制不仅要改革,不仅要积极稳妥,更要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目标,以及明确的政治发展战略,否则,所谓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一个假改革。我们不能不看到,至今的政治体制改革内容,不但没有超出邓小平所说的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及其范围、界限,反而有着大踏步的后退,进一步,退两步。正是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没有解决,权力才以公开的方式大范围有恃无恐地滥用。大权大滥用,小权小滥用。大权大滥用尤以破坏宪法尊严为甚,小权小滥用尤以侵犯普通公民权利、蔑视公民尊严为甚。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