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华世界

从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看政改

发表时间:

中共在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召开了十七届五中全会。此前,中国总理温家宝今年以来,多次提到政治改革问题。在此背景下,外界一些分析曾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前推测,中共可能在本次全会上推出政改议题。此后,北京在18日发布的官方公报中提到,全会强调必须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但部分海外舆论还是对官方公报中,有关政改部分的表述过于含糊感到失望。就此,我们请旅美学者程晓农先生谈谈他的看法。

中华世界
中华世界 RFI
广告

RFI : 来自中国的官方资料显示:中国总理温家宝今年以来,至少五次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提到了政改问题。最早的表述可以追溯在今年3月北京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而在敏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前两个月,温家宝总理更是多次提到政改问题,但五中全会公报最终提到的有关政改部分的表述还是很笼统,请问您对此情况是如何看的呢?
程晓农:“我想无论是在中国国内,还是在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提出来的‘政治改革’,通常有不同的理解。很多人是按自己的想法在理解‘政治改革’。首先,看看中国共产党自己对‘政治改革’是怎么解释的?实际上,‘政治改革’或‘政治体制改革’在中共的官方话语里,有过各种各样的解释。最早,比方讲,1980年邓小平就提到过党和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十三大报告》专门就‘政治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和看法。并且,中共中央正式成立了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那么应该讲,在此之前一直到1987年的十三大,中共关于‘政治改革’的解释基本上是朝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但是,‘六四’以后,对‘政治改革’这个词,或者‘政治体制’的解释,已经变得越来越含糊不清了。根据对胡锦涛上任以后,他的一些言论分析。基本上可以把它解释为‘行政体制改革’。另外,有的时候也会把‘政治改革’解释成空泛的、没有实际内容的说法,最后甚至会把加强法制、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地位等等。。。都纳入了‘政治改革’的内容。按照这样的、后一种的解释来看话,‘政治体制改革’本身和国外媒体对‘政治改革’的理解,那是完全相反的。”

RFI : 那就是说,现在说的“政改”,如果不明确的话,就有可能两种理解:一种是“行政体制改革”,另外一种才是“政治体制改革”?
程晓农:“即便中共把它说成是‘政治改革’而不用‘行政改革’去替代它,这个‘政治改革’仍有可能是一种所谓加强法制、强化党的领导、改善党内民主等等。。。仍然是在一种内部的、政治方面适当的调整和改善。即便是温家宝本人,今年以来多次谈到‘政治改革’,但是,最近他在一次会议上 - 好像是8月27号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行政工作会议’上也明确地说,‘政治改革’的目标是保持政权的稳定。按照中共的话语理解,那就是强化党的地位。事实上,国际社会期待的‘政治改革’,以及‘政治改革’这个词在国际社会的普遍理解,指的是朝向民主化的、政治制度的变革。”

RFI:现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已经结束。中共领导层已再次进入了更新换代的阶段。您觉得在这一人事变动时期,推行政改的可能性大吗?
程晓农:“我觉得不大。在每次最高领导层更替、新人即将上任的阶段。通常是处在一种新旧权力交替。旧的领导人逐步退出舞台,逐步安排新领导人接受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不太可能推动或出台比较大的经济政治方面的措施,除非是一些急需解决的紧迫议题。中国目前实际上急需解决的紧迫议题只是在经济层面,政治上并没有不解决就过不下去的议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