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国际人权组织呼吁中国停止镇压声援刘晓波的国内异议人士

捍卫中国人权网络以及人权观察等组织今天呼吁中国当局停止镇压中国国内声援支持刘晓波的异议人士,呼吁当局尊重中国公民的基本人权。自从本月八日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中国国内有十多位人权活动人士受到当局的软禁,除了刘晓波的妻子刘霞之外,还包括天安门母亲丁子霖,学者徐友渔、崔卫平以及刘晓波的好友独立作家余杰等。

广告

余杰周四向路透社透露,他原定去香港和台湾参加讨论会的计划也不得不取消,他和他妻子的手机也无辜停机,不仅他个人被禁止出门,她的妻子因病要求就医都遭到拒绝,艺术家艾未未昨晚试图与余杰会见,在余杰家门口受到国保的阻拦。路透社发自北京的报道说,中国外交部拒绝就刘霞以及遭软禁的异议分子的状况回答记者的提问。

总部设在纽约的人权观察组织负责人在今天发表的一份公告中指出,中国政府近日加强对异议人士的镇压进一步确认了北京侵犯人权的现实。记者无疆界组织也对中国当局以如此高压威慑异议人士的做法感到担忧。

另外,继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托尔比约恩•亚格兰在《纽约时报》发表题为“我们为什么给刘晓波诺贝尔奖”的文章,中国官方新华社今天发表评论文章,严词反击挪威诺奖委员会作出的辩护词。文章写道:“刘晓波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受到依法惩处,这是一个法律问题,是中国的司法主权问题,不是人权问题。但是,亚格兰在这份以“人权”为核心的“辩辞”中,从少数西方势力的价值观出发,抛出“人权高于主权”论,为诺贝尔委员会将诺贝尔奖授予中国罪犯进行辩护,并借机攻击中国,显然是错误的和站不住脚的。”

文章还指出, “人权高于主权”自少数西方国家提出后,就受到国际社会多数成员的质疑和反对。《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九条明确指出:人人在行使他的权利和自由时,要受到法律所确定的限制。一国的法律恰是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世界人权宣言》从来没有支持“人权高于主权”,是亚格兰在断章取义。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