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焦点评述

美国学者谈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

发表时间:

随着中国与日本紧张关系的升温以及北京与东南亚国家在南海地区矛盾的加剧,美国开始积极加强与该地区国家间的关系。有消息称,美国将不断加强牵制中国、重视亚洲的战略。对此,中国媒体纷纷谴责美国近来加强亚洲外交,企图建立“反中联盟”。

广告

新华社称“白宫对华政策凸显遏制色彩”、“美国正在拼凑反华联盟” 、 “希拉里重新参加东亚峰会,就是为了拉拢中国周边国家以压制中国。”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8日强调,美国不认为美中关系是零和竞争关系,美国也没有要围堵中国;现在是21世纪,美中彼此将对方视为敌对一方,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因此两国正为新的世纪共同建构一个正面、合作及全面的关系。希拉里-克林顿在夏威夷发表美国亚太政策演说,重申美国将同时加强与传统盟国、新伙伴及区域多边组织的关系,继续在亚太地区扮演主导角色。她强调,美中关系複杂,而且影响重大,美国希望让两国关系朝正确方向迈进。美国及中国内部都有些人认为两国利益基本上是相衝突的,双方关系是零和关系,一方的成功就是另一方的失败,“但这不是我们的看法”。希拉里-克林顿指出,中国有很多人相信美国正在围堵中国,但她要说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对中国政策都是一致的,美国期望透过双边往来及多边机构与中国密切合作,希望中国扮演更重要角色的同时,也在区域及全球事务承担更多责任。美国国务卿克林顿10月28日在会见日本外相前原诚司后表示,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

美国《外交政策》最近发表题为“魅力攻势的终结”的文章,指出,美国将在2011年受邀以固定成员国的身份出席东亚峰会。这份预期中的邀请对于中国的意义丝毫不亚于它对于美国的意义,它向亚洲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揭示了一个潜在的严峻现实:北京在该地区吹嘘的政治家风范正逐渐到达收效渐微的转折点。中国已经成功地使邻国相信,它是亚洲合理合法、不可或缺的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但这些国家是否希望中国占据主导地位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北京的邻国开始设法防范中国的崛起,甚至协助约束北京的战略选择余地,而这意味着它们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美国在该地区的势力。其实,中国对这一动向的认识比它的西方对手要深刻得多,北京比华盛顿更清楚美国的持久实力和中国不容忽视的弱点。亚洲绝大多数国家欢迎美国第七舰队驻扎在该地区。相比之下,中国恐怕是近代史上最孤独的崛起中大国。其他国家或许期待中国崛起带来的经济机遇,但北京真正而可靠的盟友寥寥无几。它始终受到该地区几乎所有海上强国的怀疑。结果是,该地区主要国家不仅仅在防范中国的崛起,而且在微妙地支持华盛顿以便限制北京的战略选择余地。邀请美国作为固定成员国参加东亚峰会只是这个战略动向的体现之一,其他迹象还包括首尔、雅加达和河内在过去半年里急切地同意加强与华盛顿的军事联系。

美国《外交》杂志最近还特别回顾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弗朗西斯-福山、已故前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的、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等三位著名学者对中国崛起的预见以及美国的应对策略。米尔斯海默曾预测,中国将代替冷战时期的苏联,并早已提出了牵制中国的必要性。亨廷顿在认可世界化趋势的同时,还预测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新分裂与纠纷。他敦促美国称,要担心本国的衰弱,并重塑活力。上述三位理论家早已提出应对中国的间接、直接的方案。弗朗西斯-福山就自由民主主义的趋势,还考虑到了国家间的时差和纠纷。米尔斯海默认为,对中国的自由主义性包容是一种幻想。他说,应该要建立够与其对抗的潜在联合势力,以牵制中国的崛起。亨廷顿也对中国提出了警戒。他根据历史事例主张称,中国是比伊斯兰国家更加激进的唯一强国。亨廷顿预测称,中国很自然地接受以中华主义为基础的东亚格局。亨廷顿在承认中国的差距的同时,还敦促美国要团结一致。他说:“如果美国没有面对中国霸权的意志,就要放弃对美国式价值的普遍主义的信念。最危险的是,美国在没有慎重考虑到是否符合国家利益,以及没有做好应对准备前,偶然间卷入与中国的战争中。”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