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中国开明记者李普逝世

被称为中共 “党内民主斗士”的新华社前副社长李普, 11月8日下午1时40分在北京友谊医院溘然辞世, 享年92岁。李普的女儿接受本台长途电话访问时表示, 丧礼订于本月12日早上在八宝山举行, 规格未有受其开放言论影响。李普曾支持八九学运,上月中还联同23名中共退休老干部联名发表题为《执行宪法第三十五条, 废除预审制, 兑现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公开信。

李普(档案照片)
李普(档案照片)
广告

李普上月18日因肺炎入院,近日进入昏迷状态,弥留之际,女儿李欲晓与李普的朋友陪伴在旁,包括赵紫阳的儿子赵二军夫妇。她形容,父亲去世时脸容安详。

其实,李普是次入院前已证实患上结肠癌, 但家人未有相告, 以免他担忧, 李欲晓说, 期望父亲有生之年一直活得快乐及健康。是次入院, 他只以为自己年老, 身体不断衰退, 所以要进院治疗。

李普身后事由新华社操持,订于本周五早上10时在八宝山公墓举殡,被问及殡葬规模可有受李普言论可能刺痛当权者而受影响时,李欲晓表示,新华社同寅对父亲很尊重,一切按相关规定和规格进行,家人感到满意。

支持八九学运的李普,上月中还曾联同李锐、胡绩伟、沙叶新等二十三名中共退休老干部联名发表题为《执行宪法第三十五条,废除预审制,兑现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公开信,向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呼吁,明显是冲着刘晓波以言入罪但获颁诺贝尔和平奖的事而发。

八九学运期间,已退休的李普与同为记者的夫人沈蓉参加游行,声援学生。已故总书记赵紫阳被软禁期间,他曾三次前往探望;赵紫阳逝世后,李普与李锐、胡绩伟等一批被称为中共「党内民主斗士」的老干部先后公开要求为赵紫阳平反,又指中共处理“六四”是错误的,日后必须解决。

曾任新华社高级记者的现任《炎黄春秋》杂志主编杨继绳形容,“李普为人正直,敢于讲真话”,一直以“人格独立,思想自由”为座右铭。

杨继绳又说,作为一个记者,李普一直狠下功夫:“博览群书,勤于思考,无论采访什么问题,一定会把有关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研究得很深、很透,从中挖出很多道理。”又指李普“是一位思想者,是一位真理追求者”。

李普原名李前管,湖南湘乡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任重庆《新华日报》记者,中共建国后,历任新华社特派记者、中央宣传部副处长、北京大学政治系系主任、新华社国内部主任,新华社副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务。李普着有《光荣归于民主》、《社会主义与人民生活》、《开国前后的信息》、《记者甘苦谈》。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