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货币战”“贸易战”阴影下的首尔20国峰会

发表时间:

20国首脑的首尔峰会今天正式开幕,明天闭幕。除了会外令人眼花缭乱的双边频繁接触元首外交以外,这一时间短促的峰会是否能够在“货币战”和“贸易战”取得集体性成果?值得关注。有消息指出:新兴经济体国家对预先准备的会议决议草案的讨论比较满意。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从不同国家角度看峰会,看点不同,观点也就不同,从主办国韩国的角度看,中韩、美韩两国首脑的双边会谈将是此次峰会韩国元首外交的重中之重,将会对G20峰会的最终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而美国媒体则把中美两大经济体如何相互妥协达成一致作为峰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欧洲国家元首在“货币战”和“贸易战”相关问题上的立场,也不完全一致。
由于人民币的币值被美国和许多国家认为是严重低估,“货币战”风云曾经激烈翻滚,中国坚决不让步,造成的直接后果将是其他国家争相效法,人为降低本国货币的价值,这么做最方便的是美国,峰会前,美国开动了印钞机,美联储宣布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再向美国经济中注入6000亿美元。目的一是刺激本国经济,这是能够公开说出来的,二是和中国抗衡,这却是不能公开说出来的。殊不知,美国这一大板,打在所有国家身上,招来欧洲和世界各大经济体的批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把20国汉城峰会的目标更多地转向美国,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欧盟主席巴罗佐11日对媒体表示:“我认为在20国峰会上,要好好听取奥巴马总统的解释,更好地理解美联储决定背后所涉及的所有不同方面。”巴罗佐指出:“特别应当避免一个国家的政策会对第三国产生消极影响。”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他将在首尔峰会上表明的立场是:美联储在作出主要政策决定之前,应与其他国家协商。

自美联储的决定出台后,包括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歧山、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等在内的中国官员在不同场合对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提出严厉批评,指责美国没有履行作为储备货币发行国家应该履行的职责,也没有考虑到流动性泛滥给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的影响。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星期二宣布,将采取新措施,加强外汇业务管理,减少跨境资本流动带来的风险。
泰国、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担心美联储这一举动将导致国际热钱大量涌入本国并伤害本国经济。其它发达国家同样对美国的举措表示反感。

为了缓和紧张气氛、转移视线,美国财长盖特纳一到韩国就提出贸易失衡问题,他表示:各国间不断升温的争论掩盖了G20内部在限制过度贸易失衡以及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方面的共识。盖特纳在今年10月的20国财长会议上就提出:要建立一个限制外贸盈余的量化目标,他提出的数字目标是一国国民生产毛值的百分之四,这一目标自然马上受到两大出口国中国和德国的反对。德国总理默克尔今天在首尔也激烈批评设立一个限制外贸盈余的目标,既不符合经济规律,在政治上也不合适。

美国 《华盛顿邮报》10日发文称此次峰会的焦点还在于中美汇率问题论战,但目前还不清楚这一问题是否会在20国峰会上被讨论,胡锦涛不久前访问法国时,法国总统已经表示不在人民币问题上和中国纠缠。本周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一美元兑换6.66元,创下2005年7月以来单日最大涨幅。中国不希望人民币汇率成为会谈的焦点,所以人民币汇率在重大国际会议或是中美领导人会谈前通常都会上升。奥巴马今天将和胡锦涛在首尔会

面,两国官员均表示,双方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中方承诺将进一步稳定国内市场,刺激消费,美方承诺将减少国债。

从中美贸易失衡引发的汇率争端,一步步将全球引入一场“货币战”和“贸易战”,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剧,这使此次20国峰会具有更重要意义。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