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

法院裁决冲击香港招标制度

香港终审法院裁定,十七名大埔墟街市熟食檔的商户,用围标方式成功以底价投得新街市摊檔,不构成串谋欺诈。有关决定冲击香港惯用的投标制度,法律界认为,港府宜尽速修例,堵塞法律漏洞。

香港公寓群鸟瞰
香港公寓群鸟瞰 Reuters
广告

本身是资深大律师的汤家骅指出,由于串谋欺诈需要有不诚实动机,但有关街市摊贩私下透过律师抽签,商定摊位谁属,不会投标其他摊位,藉此以底价投得摊位,动机清楚不过,不属于不诚实意图,故难以入罪。

他承认,终审法院的裁决确实会冲击现行的拍卖制度,但可能对业主立案法团招标进行工程等机构的商业行为影响较大,因为没有法例规管他们不可以用围标等垄断行为,导致招标实际无效,但若招标涉及政府物品,便可能触犯防止贪污条例。

他指出,虽然立法会正在审议可以规管有关行为的反竞争法,但有关条例即使获得通过,也只能在2014年才能生效,为堵塞漏洞,应该修改《防止贿赂条例》,把涵盖范围扩大至所有投标行为。

民主党立法会议员涂谨申亦忧虑,案例可能成为围标的「挡箭牌」,影响公私营机构投标制度,故正约见律政司司长黄仁龙商讨对策,务求尽快堵塞法律漏洞。

在未修例前,香港大学法律系副教授张达明指出,招标者可以要求投标者签署声明,订明没有与其他人士合谋投标,否则取消资格,以解燃眉之急。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