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中国

法国前总理呼吁摒弃中美共治思维重回多边主义

12月2日,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和“人民运动联盟”总书记让-弗朗索瓦•科佩在北京外交学院参加“与世界对话”活动,在对话中,法国前总理拉法兰首先对中国的发展表示敬意,称中国现在已经重新回到了世界各国的前列位置,就像中国在十八世纪中期在世界所处的位置一样,现在情况对中国来说是“复兴”而不是“新兴”。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 路透社
广告

此次活动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主办,中国青年报社、外交学院、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承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等300多名青年学生,同两位政界高层人士进行了交流和对话。

拉法兰在致辞中反复强调,中国和法国对世界全球治理有同样的观点,应该建设一个多极的世界,在多极的基础上实现和平。在此原则下,法国希望在2011年第一季度可以组织G20的研讨会,这个研讨会可以在中国举行,为年底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面所做出的一些决定做准备。

拉法兰表示,不赞成所谓中美统治世界的观点,有的时候确实有一些现象表现出好像出现一个中美共治的情况,有些国家感到担忧,觉得世界在中美之间的妥协或者中美和谐中形成统治,但中国领导人做出了一些重要的决定,即中国选择继续走多边主义的道路,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关系只限于与美国的关系。我们应该摒弃现在说的G2治理世界的观点,重新回到多边主义。

科佩则提到,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多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所以必须对国际金融机构也进行相应的体制性的改革。当前的G20峰会回应了30年前改革联合国安理会的要求,开始把近年来发展的新兴国家纳入到对话机制。

科佩同样表达了他的担心,称欧洲人担心今后十年世界很有可能会由中美共治,而欧洲可能会被排除在外,但他期待,在欧美之间的对话外还有中欧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对于世界多极化和多边主义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提问环节中,有听众质疑,法国作为最先进入中国市场的西方国家之一,中法之间的贸易额仅排在欧盟中的第四位,居于德国、英国、荷兰之后,这与中法之间紧密的政治和战略不相称,对此拉法兰承认,在某些贸易领域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在欧洲要想接受中国货物,而在中国也是这样。他以鳄鱼品牌为例,说明法国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遇到的知识产权障碍。

在环保领域的合作问题上,拉法兰强调,发达国家并没有权利和资格向发展中国家说教,并不能要求发展中国家强行的减少他们对矿能的消耗和排放来实现自己的发展。发达国家更多的应该是分享经验而不是教训发展中国家。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