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姚监复:我对中共20大前有大变化不抱信心

发表时间:

中国异见人士刘晓波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后,北京和中国各地有影响的独立知识分子和维权人士都被中断与外界联络,不少人「被旅游」,据本台消息,刘晓波家人已接获通知,他们受限制的情况会维持至明年一月底。在本台电话联系的多位人士中,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姚监复先生接受了采访,就刘晓波获得今年诺贝尔和平奖一事中国政治改革发表看法。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RFI:请分析一下刘晓波获奖这件事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姚监复:我曾经讲过:这次等于是江泽民胡锦涛把这个诺贝尔和平奖礼送给刘晓波的。一位日本专家曾经写过一本书,香港杂志介绍过,他认为:江泽民和陈水扁在台上的时候,他们两人最有希望得诺贝尔和平奖,如果他们签订一个两岸和平条约,或者成立“中华联邦共和国”或者邦联的话,他们就可能得这个奖。如果胡锦涛和马英九作了同样的事的话,也可以得奖,但两岸领导人都放弃了这样的机会,就使提出建立“联邦共和国”的刘晓波得到诺贝尔和平奖。我想:我们的领导人眼界应该放开一点,就像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重在参与。他们是有机会参与和获得这个世界上的大奖的。

RFI:刘晓波得到诺贝尔和平奖也是和“零八宪章”有关系,当初他因为“零八宪章”被判11年的时候,鲍彤先生就说过:“判刘晓波11年,就给了他11次被提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机会”。

姚监复:我同意,我和鲍彤先生见面的时候都谈过,这等于是政府制造了一个机会,帮他得奖。如果放了他,不判那么重刑的话,可能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国内外舆论的重视。

RFI:中国大陆的一个“孔子和平奖”给了连战,这是不是与诺贝尔和平奖有关?

姚监复:我在《环球时报》上看到这个消息,看起来不是官方的,也没有什么影响,是一种炒作。现在提倡搞孔子学院啊、搞儒家文化。当你原来的信仰没有了,就总想再树立一个能代表中国的信仰,这就又把孔子选出来了。这表现出思想的空虚,信仰的丧失,整个全国都有一种复古尊孔的潮流,也说明过去的宣传失败了。最近李长春出席为孔子学院发奖,我觉得这个迹象比那个10万块钱的孔子和平奖重要的多。

RFI:作为体制内的人士,您怎么看中国民主的前景 ?

姚监复:我觉得民主是时代潮流,从孙中山到温家宝,都认为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是规律。政治改革是应当的,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认为温家宝不可能大有作为,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不管是温家宝,还是其他中共领导人,他们就政改所说的话,都没有超过邓小平,邓小平说的很具体,好话他都说了,现在关键是做,是落实。我在我的文章里提出15条,就是希望能做具体一点,包括党政分开这些都需要做。从现在的政治改革要问姓“社”姓“资”的提法来看,政治改革在近两年,近七年,近十七年,直到20大之前,不可能有大的进展。因为如果你要问姓“社”姓“资”的话,那就比陈独秀的认识都落后了。陈独秀在30年代、40年代就认识到:民主不可能有“社”姓“资”之分。现在又退回去了,退到六七十年前,这样的话呢,我对近十几年,(中共)20大之前有大的变化,不抱信心。中国就靠百分之十,百分之八的经济增长率,来保证大家收入都有所提高,维持这样一个稳定局面。

RFI:今天法新社分析说:中国经济上强大了,但也更加孤立。您怎么看?

姚监复:我觉得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是经济上强大,而且应该在文化上、在道德上也强大。世界上,如果搞集权的话,都可以发展很快,例如德国日本法西斯都用集权把经济发展搞得很快,日本占领中国东北满洲国时,经济发展也很快,台湾蒋介石时代,韩国军政府时代,经济发展都很快。经济发展快,不等于道德上文化上发展快。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强大才叫强大,文化包含思想、道德,最少要和国际公认的价值有同样的水平。中国签订了联合国的人权公约,应当用同样的标准要求我们自己,很可惜我们人大还没有批准联合国的人权公约。

RFI:最后一个问题,中国经济强大后,在刘晓波获奖这样的问题上,就向国际施加压力,使近20个国家没有参加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典礼,中国有点挑战世界的味道,您有没有这种感觉?

姚监复:大概是《经济观察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如果经济上很强大,还叫社会主义,同时又提倡“民粹” 、“民族主义” ,那就可能发展成“民族社会主义”,就是“纳粹” ,希特勒不就是“民族社会主义”吗?这个危险,中国已经有学者预见到了,我同意这个观点。我们要强大,但不是法西斯主义的道路。毛泽东在四十年代就批评国民党蒋介石,要求废除“一个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的法西斯独裁专制。我都记得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912页左右,毛泽东在70年前讲的话,中国不应该现在重复蒋介石的错误。经济上要发展,政治上也一定要民主、开明、自由。

当然我要补充一句,现在比文化大革命时好多了,比前几年也好,例如:我可以在赵紫阳被软禁期间去他家,最近我也可以见到鲍彤先生,我可以把他们的文章写出来,在美国、香港、法国发表播放出来。我希望我的这个自由可以继续维持下去,我也非常感谢有关部门不切断你的电话,让我和你谈完。希望我的这个自由能保证下去,而且不会给其他人添麻烦。也希望那些在这个声明那个声明上签字的朋友们也能有我这样的自由。我想这种自由应该有,奥运会时我们政府就说过:只要本人同意,外国记者可以采访任何人,这种自由也是宪法容许的。如果今天你和我谈的能播出去的话,我希望我的这个自由也能给予其他中国公民。

RFI:感谢您接受采访。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