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经济与贸易

中国物价涨起来

发表时间: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危险的通货膨胀。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11月的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5.1%。但实际上,食品价格涨幅更高, 粮食、蔬菜、水果价格都已成倍上涨,直接威胁中低收入的家庭。北京低保户410元的月收入还买不了100个山东大苹果。于是,一首改编歌曲《涨声响起来》在网上广泛流传。

广告

涨声响起来:

站在超市的柜台,看看啥都涨起来,我心中悲伤又无奈。
低价东西不在,多少价格已更改,百姓买不起青菜。
回想小时的白菜,两毛钱买一大袋,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多少高楼在盖,多少好车再卖,我却要勒紧腰带。
涨声响起来,我心更无奈,工资涨不过物价快。
涨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今后可能要吃咸菜。

生活在这个时代,哪个行业不腐败,我的心中气愤又无奈。
雷锋已经不在,社会风气已变坏,公交都提到两块。
睁开眼匆匆上班,整天忙着还房贷,快乐悠闲的生活已不在。
多少酒店忙碌,多少地摊在摆,贫富差的如此快。
涨声响起来,我心更无奈,百姓永翻不过身来。
涨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不如回到八十年代。

物价飞涨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中国物价上涨的局势确实严峻,当局高度警惕物价飞涨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中国国务院11月20日发布通知,承诺要平抑物价,出台16项措施,包括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化肥供应、做好煤、电、油、气、运的协调、发放临时补贴等等。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法新社记者11月到中国农贸市场去问中国消费者,被告知: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源在美国,因为美联储印了太多的钞票。

确实,美联储11月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计划明年购买6000亿美元国债,加剧滚滚热钱涌向新兴国家,给这些国家带来通胀和资产泡沫压力。为此,美国作为储备货币经济体备受国际社会批评。但美联储主席贝南克表示,他这一招是让人民币长期低估汇率逼出来的。他说,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通过人为压低本币汇率,任其经济走向过热,造成贸易严重失衡得不到调整,对自身和世界经济都极为不利。

通胀在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之前

其实,中国通货膨胀在美联储11月3日宣布量化宽松方案之前就已经十分明显。从2010年春夏开始,老百姓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就感觉不对头。尽管当时中国官员不肯承认,但中国官方数据显示,年初以来居民消费物价格指数(CPI)一路上升,8月突破3%的上线,11月又突破5%。

此外,中国央行10月19日突然加息,也被认为是针对物价上涨而来。大家心中明白,当物价上涨幅度超过银行利率,存款实际上就变成了“负利率”,钱就越存越少。国际金融界预测,如果通胀得不到抑制,未来一年内,中国央行可能还会加息两、三次。

也有专家认为,中国央行也应对这次通胀负责: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央行实施货币宽松政策,印了许多钞票,造成了通胀。但这个说法立即被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否定了。所以,中国通货膨胀不管发生在美联储惹祸之前,还是惹祸之后,都是美联储造成的,与中国官员决策无关。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经济、金融决策都是因果相连,因果报应越来越快,越来越明显: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引出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而这个量化宽松政策,又潜伏下一个巨大的经济泡沫,泡沫破裂之时,就是全世界遭殃之日。

舆论对人民币升值巨大误读

其实,人民币汇率低估不仅对中国的贸易出超伙伴国不利,对中国自己也不利。中国高层可能有人心里已经明白,但碍于某种原因,也许是民族主义心态,必须顶住。正如中国《财新》杂志总编胡舒立所说:中国过去在许多舆论层面,对人民币升值有巨大误读,视之为 “敌人拥护我们要反对”之决策。但长期不升值的后果严重,最重要的是影响了独立货币政策的实施,导致经济结构进一步失衡。此次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有如此直接猛烈的冲击,事实上,正与人民币缺乏弹性汇率机制直接相关。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