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中国三岁女童独自照顾伤残父亲拷问制度缺失

三年前,一场交通意外使小心怡的父亲高位截瘫,卧床不起,随后母亲又离家出走,这个只有三岁的小女孩不得不早早独自承担起照顾爸爸的重任。据《山东商报》的报道,连日来,一组相关的图片在网上广为流传,网友们看后纷纷感慨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孩子真是太坚强了”。小心怡也由此被称为“坚强妞”。对此,有评论写道,虽然类似的故事经常见诸媒体,但这一次,由于故事的主角是一个仅有三岁的女童,她的懂事儿,她的乖巧,以及她那与年龄完全不相称的担当,更是触发了无数人的强烈感动。有网友说:给我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儿,我会每天赞美上苍。是啊,这是多么懂事的孩子啊。

网站有关报道照片
网站有关报道照片
广告

《新京报》上作者曹林的文章说,看着她用小手捧着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尿盆帮助父亲接尿,谁又能不感动呢?!当我含着泪水看完这条新闻时,在感动之外,我也清醒地意识到,这不是一个让人抒发感动之情的佳话,而应该是一个让人们反思问题的沉重故事。因为这样的感动大合唱反而会掩盖许多问题,比如说,儿童权利的缺失,社会保障的缺位,以及政府救助机制的形同虚设等等。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追问,对这类故事背后一系列问题的追问。孩子是天使,很懂事,承担了照顾父亲的重担,毫无怨言,可作为旁观者,难道我们不该为她权利的缺失而痛心吗?

她的年龄,本来应该是躺在父母的怀中撒娇,享受爷爷奶奶给她的玩具;不该是她给父亲做饭,而应是父亲给她做饭。面对小心怡柔弱的背影,我们不该用廉价的感动,把她架上道德的神坛,而应该站到她的角度,为她争取作为儿童的权利。凭心而论,小心怡的这个家本来早就应该得到有关方面的救助,不该是她的这双小手端起父亲的尿盆,而应是政府相关部门和全社会来端起这个尿盆。

因此,这个故事并不是一个关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道德佳话,而是一个关于“政府和社会保障缺位”的制度丑闻。对此,民众也许可以从中读到感动,但当地相关部门则应该为此感到愧疚和自责才是。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