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法媒透露欧盟拟明年初解除对华武器禁运

发表时间:

法国《费加罗报》(Le Figaro)30日引述布鲁塞尔消息人士的话报导,欧洲联盟在1989年天安门学运镇压事件后对中国实施的武器禁运,可能会在2011年初解除。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在17日闭幕的最近一次欧盟高峰会上,有一份机密报告指出,这项禁运令对欧洲和中国的安全与外交政策合作是“一大障碍”。

熟悉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Catherine Ashton)消息人士向《费加罗报》透露,解除所有致命武器的禁运令,“可能很快就会发生”。

不过部分欧盟会员国主张应以有条件方式解除禁运,包括中国改善和台湾的关系。

欧盟27国外长9月开会讨论这个议题时出现歧见,部分与会者提出有条件解除禁运的构想。解除条件包括中国改善和台湾的关系,特赦因天安门学运镇压事件而被捕的人士,以及设定批准公民与政治权利公约的时程。

《费加罗报》指出,荷兰、英国已不再像过去那么反对解除禁运;德国也一样,但反对立场仍较荷、英强硬。

《费加罗报》评论说,在欧盟与中国之间没有免费的宴会,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条件是中国必须在欧盟对华投资、中国市场开放以及在保护知识产权等领域做出承诺,包括向欧盟保证提供稀土等原材料的供应等等,在上述所有领域,欧盟在与中国的谈判中都提高了声调,而中国方面也表示对欧盟的交换条件心领神会。

《费加罗报》引述一位欧盟外交官就此评论说:“中国过去发誓要自己生产欧盟拒绝出口的武器,而今天,中国在上述多个领域已经成为欧盟的竞争对手。” 《费加罗报》的文章评论说,全球化的冲击波也同样波及军火工业,欧盟与美国如果继续固步自封,就很可能失去同中国展开利益丰盛的技术合作的机会。

1989年天安门学运镇压事件后,欧共体的决策机构部长理事会6月26日~27日在马德里开会,会议宣布对中国采取包括中止高层接触、军事合作和文化交流等在内的5项措施,其中有关军事方面的措施是:“共同体成员国中止与中国的军事合作并禁止与中国进行武器贸易”。该理事会宣言成为欧盟对华武器禁运的原始依据,使刚刚起步的中欧军售往来又告停止。

维基解密最新透露的美国外交电文显示,华盛顿今年初曾致电其驻欧盟各国大使馆,要求他们采取行动,阻止欧盟取消对中国的武器禁运。

美国国务院在2010年2月17号发给美国驻欧盟各国使馆的电文中要求所有驻欧盟国家使馆重申美国的立场,即“欧盟应维持对中国的武器禁运”。

2004年末到2005年初,欧盟曾对是否解除禁运有过争论。根据美国的电文,法国和德国坚决反对解除对中国武器禁运。最后,由于美国公开和私下的坚决反对,非政府组织的压力以及中国通过反分裂法终于说服欧盟保持对华武器禁运。

美国国务院在给使馆的电文中强调,华盛顿对中国武器禁运的立场一直没有改变。“解除禁运无论从人权的角度还是从安全的角度都是没有道理的”。

美国特别提到了对刘晓波的判刑。电文说“中国政府的行为无视国际社会对其人权的关注。”在此时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有损于国际社会在中国人权问题上的立场。

电文最后还提到了美国坚持对华武器禁运的另一个理由。美国国防部的年度中国军力报告显示,中国军力增长迅速。因此“解除武器禁运将对太平洋地区安全及稳定造成严重后果。”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